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站公告

专家:农民不种地农业才能现代化?如此谬论,不接地气,不合时宜返回公告列表 >>

2022-04-24
专家:农民不种地农业才能现代化?如此谬论,不接地气,不合时宜

近日,看到“三农智库”相关视频,某专家提出,减少农民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农民不种地,农业才能现代化?

国民认为,目前大环境下,鼓吹这样的言论,实为不妥,不接地气。

农民,随着时代的变迁,是新中国发展、进步、成长的缩影和生动映照。但是,现在真正种地的农民已经少于2亿人,还用减少吗?而且,多数是老人农业,每年开春之后,农村都见不到年轻人,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现状,摆在眼前。如果,从事传统农业的老农民退出历史舞台,农业后继能否有人?

今年以来,全国上下,都在稳粮增产,扩种大豆油料等农作物,保障国内粮食及农产品供给安全,无论任何时候,“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能忘,14亿人口大国的“粮袋子”、“菜篮子”的保障,离不开农民,他们也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乃至今后历史发展最好的见证者。

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一辉煌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亿万农户的辛勤劳作。

当下,“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没有改变,农民始终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小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

如果,一味地鼓吹,减少农民,农民不种地了,农业才能现代化,这种不接地气的调性,正在误导中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农民不种地了,能干什么?尤其是老农民,何去何从?

不得不考虑,目前的现状:

1、地缘政治冲突,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全球粮食短缺,正在闹粮荒,粮价飙涨,甚至要持续到明年,中国暂时供给安全,已经是万幸。

2、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一些地方持续封城,比如上海,影响较大的还是弱势群体,农民工群体处境不容乐观。老农民不种地了,去大城市打工,有几个能找到适合的工作,能够持续生存下去?

3、一些大城市,搞“清退令”,超60岁“禁止雇佣”,农民工处境越来越难,返乡潮是大概率,老农民不种地,干什么?

4、今年以来,各大公司,都在裁员,失业率大增,应届毕业生一千多万,年富力强的青年人都在焦虑,农民不种地,跟这些人竞争吗?

所以,这个时候,鼓吹减少农民,农民不种地,不合时宜。

但是,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得不面对。耕地零散、细碎,粮贱伤农,种地不赚钱,农业生产环境差,种地风险加大,农业机械化程度及适地化不高等等,甚至出现抛荒撂荒现象,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现状,国家政策也推动改善。

农业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产业,这几年,农业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谁种地补贴谁,农机补贴,农资补贴,还有农业保险,都在持续推进。粮食收储价格也在提升,进一步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争做到政策保本、经营增效。

专家:农民不种地农业才能现代化?如此谬论,不接地气,不合时宜

至于,农业现代化,不是鼓吹农民不种地,而是农民身份的转变,生产技能的提升,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农民,要想摆脱“看天吃饭”“看市场吃饭”的命运,必须提升生产技能,让想种地的农民朝着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转变,与时俱进,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必须与时俱进,掌握发展趋势,细化农业生产场景,把“大农业、小农业”的生产场地找准了,利用好科技赋能。

大农业,以”主粮“为主,稻谷、小麦、玉米等,在主要产粮区域,以“规模农业、平衡农业”为出发点,规模化生产,稳住农业基本盘,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专家:农民不种地农业才能现代化?如此谬论,不接地气,不合时宜

小农业,以“五谷杂粮、瓜果蔬菜”为主,毕竟我国大多数区域,属于丘陵山区,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只能 “适度规模经营”,“适度”两字很关键,以“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为出发点,打破认知边界,立足“农业”,注重产业的叠加与整合,尤其跨界融合,增加附加值,延长消费链。

专家:农民不种地农业才能现代化?如此谬论,不接地气,不合时宜

大农业与小农业,双核驱动,打破农耕惯性,经营增效很关键,才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解决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本质问题。

更关键的还是在于人,以哪种方式种地,农民是主角。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农民种地技能,带动想种地的老农民,培育以“新农人”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壮大职业化农民群体。

从今以后,带动小农户,大面积培育“中农”阶层,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现在,70后不愿意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已成普遍现象,一味地鼓吹减少农民,还有必要吗?

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是北粮南调,粮食安全这根弦不能松,“藏粮于地、藏粮于民、藏粮于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要真正意识到农民的重要性。

中国有5000年的农业历史,为什么却不如只发展了200年农业的美国?

国民认为,就因为这样的专家太多了,鼓吹一些不接地气的言论,如果让这些专家去种地,现状会如何?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 - 策划人 / 三农研究 专注(乡村建设、文旅、农旅)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领域,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来关注“唯美乡村”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