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产品深度思考:直聘平台背后的隐形之恶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5-07-12  11:41:26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产品深度思考:直聘平台背后的隐形之恶

产品深度思考:直聘平台背后的隐形之恶

不知大家是否使用过boss直聘这样的平台,身边有不少朋友和老师吐槽意见很大。我以前都是猎头领英联系,没用过这产品,今年4月注册试用了一段时间,忍不住用策略产品思维结合政治经济学逻辑,聊聊这个平台底层逻辑中的“潜移默化之恶”。 先陈明自己的观点,平台策略产品经理,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不要当NPC,也Do not evil! Boss直聘平台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双边市场的匹配效率。但策略设计在追求效率和商业化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在放大社会固有偏见,加剧招聘市场的不平等,最终无疑让招聘过程异化变质。 首先繁杂的数据标签填写。我能理解算法为了提高匹配效率,必然依赖用户画像,比如年龄、学历,工作经验、活跃度等。是否想过,当平台发现年轻用户被企业点击或回复率更高的时候,算法就将主动学习并强化这一偏好(即便平台从未主张) 换句话说,若是企业将隐性的人身歧视灌注在每一次筛选过程中,则系统算法绝对会捕捉这一信号并进行放大,此之谓作恶之一。 再来看平台的核心KPI,DAU/MAU,消息量,招聘企业入驻数量,付费率,职位发布量,这些供给或者用户增长数据。为提升指标,平台会容忍僵尸职位招聘存在,因为可以提升职位总量跟用户活跃度,造成虚假繁荣。 我还看到许多设计细节中强调的焦虑感,比如竞争力分析很低,你的排名到第几位,别人都在用付费工具抢机会,诸如此类去刺激用户付费,购买增值服务,但真的能提升匹配质量吗? 如果平台纵容消息量成为KPI,其结果一定是让大量垃圾简历漫天飞舞,客观上来说让hr烦不甚烦,更不会回复消息。那么已读不回将成为系统常态。对于真正有心的求职者,负面溢出效应已产生。此之谓作恶之二。 招聘的本质是什么?—人与岗位的深度价值匹配。但平台的利益如流量或收入,大概率已凌驾于用户价值之上。我看到太多付费工具了,将可见度和机会也进行商品化处理,这也会制造新一轮的不平等。 比如财力雄厚或愿意烧钱的企业,他们获得了不成比例的曝光,真正有招聘需求,且岗位优质的中小企业根本无人询问。当算法推荐不再基于人岗契合度,而是让商业价值优先级第一时,就将扭曲匹配的公平性。此之谓作恶之三。 如果算法偏见,叠加市场不平等,叠加用户的心理伤害。谁去进行干预?平台会解决吗?这应该是平台策略产品设计的价值观去纠正的事情,目前还看不到。系统设计不应该放大裂痕,而是要努力消弥,否则该拷打。 #反常识 #策略产品 #互联网大厂 #人力资源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上一篇: 求经验 下一篇: 又是在合肥找工作的一天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