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农学,毕业就失业?No!

不明白为啥这种观点现在越来越多。个人认为分析就业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专业就业,二是学历就业,三是能力就业。今天只讲专业和学历。\n首先来讲一下专业就业。其实考研也是一个市场性的行为,只不过双要素转变为了考试难度和就业难度罢了。同一大环境下,考试难度和就业难度成反比。因此在遵循专业就业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如果想要将来有更好的就业选择,就必然要接受该专业更高的考试难度和更强的竞争。\n问题的关键就是怎么样才能接受高难度?考研无非就两大块,一是专业课,二是公共课。对于存在就业优势的专业来说,专业课的跨考门槛一般都是比较高的,且考试难度较大,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很高;除此之外,公共课方面多数专业都需要考察高数,这一环直接劝退好多考生,尤其是文科生;英语也多以英语一为主,这一环有劝退了很多英语差的考生。所以,要接受高难度,最关键的就是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过硬,能够克服上述困难。但这样的考生在考研大军里面能有多少?扪心自问一下,现在正在考虑是否要考农学的你,是这样的人吗?具备这样的能力吗?\n我这样说并不是贬低农学,凡事就怕胡乱对比和比较。总不能说,人家考经济学的人每天付出着十倍于你的学习强度,最终好不容易在万将丛中杀出一条血路,最后的就业机会还比你少,就业环境还比你差吧?所以先要认清自己,对自身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判,不要好高骛远。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也应当是和自己比较,选择这个专业能让你比之前得到提升,就没有问题啊。\n农学在当前的专业就业市场中确实不怎么受待见,但是如果你本科的专业本就不好就业,或者现在的能力只能选择农学,那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足够清醒的认识。就算是秉持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你也应当先选择读研。\n因为不读研,毕业了没有啥好工作,随便找一个干着,也是混日子罢了;读了研至少还能取得一个研究生学历(尽管是农学的),有了这个学历,选择一定比你以本科生身份就业的机会多得多(具体的在下文解释)。此外,你如果读研了,三年的时间,实在是宝贵的不行的机会。这三年,你可以努力的提升自己,最大程度上弥补自己之前能力上的不足;也可以在这期间通过专业性考试(注会、法考等等),为你的就业设定好职业标签;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继续深造,读个博士,毕业之后人才引进也好、留研究所也好、进高校也好。这些不都是就业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