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大调研 | 第十二日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7-26
09:28:01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7月23日,在前几日已有调研的基础上,五个小组都对任务所在区域有了更深的认识,秉承本次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研中敢于吃苦、深入前线的精神,分别前往长育村、康廊村、文笔村、喜洲村、庄科村等地开展关于种植业、养殖业、居民生活、污染处置等各方面的现场调查与研究。
今天第一组的同学去到双廊镇长育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和无花果树的种植户进行实地考察,该农户共种植一亩多无花果树和一亩阳光玫瑰葡萄,是该村特色水果种植的“领头羊”。他原本是在昆明做电器维修,还在一些大型演唱会上进行灯光的线路调整,后来毅然选择回到长育村进行特色水果的种植,间接带动了长育村的种植业转型,向着高值农业的方向发展,既带动村民增收,又通过高效科学地种植水果,保护了洱海,真正做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号召。
今天虽然过程依旧困难,但是我们小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长育村的调研任务。在和许多村民交流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海东沿河的村落生活水平普遍都很好,旅游业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基本永久农田数量和质量也要毫不动摇。如何平衡旅游业和农业的高效协同发展,对当地经济和洱海治理来说重中之重,这也是洱海治理和发展下一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天第二组的同学来到了挖色镇康廊村。村里的副主任带我们走访了金满园果园。果园种植面积为10亩,种植有葡萄、草莓、西瓜,园区外还种植了小葱。负责人向我们介绍这些葡萄藤是虽然去年栽种的,今年第一次结果,但是种植葡萄的技术却是他们夫妻多年外出打工学习经验的积累。葡萄藤上硕果累累,属于他们第一年的劳动果实还要20天就要上市了。葡萄藤下的草莓已经结果,但由于不是草莓最佳上市期又由于雨水增大,很多果实已经腐烂不能进行售卖。负责人邀请我们到11月草莓最佳采摘期再来品尝。祝福这对勤劳的夫妻今年能大丰收!
通过今天的调研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康廊村村委和居民温暖,他们的耐心解答和帮助为我们调研的最后一段旅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感谢这段时间所有对我们有帮助的人们,你们的善意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今天第三组的同学来到了文笔村。文笔村作为近些年海东镇新兴的旅游重点发展区域,北接挖色镇,因玉案山南峰文笔塔得名,下辖只有一个自然村,总人口1326人。近年由于其紧靠洱海的地理位置和坡地渐变的地势迎来了发展特色旅游业的黄金时期。文笔村几乎无法进行种养生产,并且将近一半的村民将原宅基地流转出去给了旅游业开发商,形成了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我们在村委走访时碰到了前来村里卫生所看病的杨大爷,他正好是村里生活垃圾收运员。大爷介绍说村里化粪池与污水管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村15个垃圾投放点日产日清,都要运送到南村南面的垃圾中转站。目前游客很多,沿海东路上交通拥堵,每日清运的压力很大。
今天是第二阶段调研的最后一天,也是整体洱海面源污染调研的最后一天,虽然没有当地政府领导的介绍,我们依然顺利完成了预计的调查任务。由于我们组调研区域覆盖了大理市和洱源县部分村镇,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两个区域在洱海保卫战政策下不同的发展定位和产业转型情况。上下游的居民同根同源,大部分都为白族居民,混居了汉、彝、回等民族。虽然都有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发展与环保矛盾困境,但各地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都在逐渐感受和理解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和所带来的切实利益。
小组风采
今天第四组同学来到喜洲镇喜洲村进行调研,喜洲村是喜洲古镇所在地,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我们了解到目前喜洲村村民基本不从事农业种植或畜禽养殖业,大部分居民依靠旅游业获得日常收入,例如开民宿、开客栈、打零工、开餐饮、开小店等,村内土地主要是流转给大理旅游度假区喜洲古镇有限公司和大理市生态公司,共1242亩,用于景观作物的种植,与喜洲镇沙村情况类似。
今天是本次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对采集的各个样品进行了梳理,整个调研过程共采集生活污水样品17个,雨水径流样品5个(硬质地面),厨余垃圾样品4个。
本次暑期调研过程所遇到的各位领导、各位村干部、各位村民都非常地友好,再次感谢大家对我们本次调研提供的帮助!
小组风采
庄科村是我们小组选取凤仪镇的最后一个调研地点。村委会的农科员段秀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向我们介绍了庄科村的基本情况后,闲聊中段主任也将他的经历娓娓道来。
段主任从一名民办小学教师到庄科村村民小组的副组长,最后到如今的农科员,身份或许转变,不变的是多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志。在殡葬改革和厕所革命时期,他依据大理市或凤仪镇颁布的相关政策,根据庄科村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政策的核心要点,力求公平公正公开。在多个村庄的生活垃圾收运点废弃后,他积极召开会议,向村委会建言献策,提出可以在辖区内新建一个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点,招标公司统一清理收运等,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
言语间,我们还感受到段主任对他的党员身份充满自豪。他笑着告诉我们,正是因为对党的百年奋斗史兴趣浓厚、感悟颇深,接连几年自己都在凤仪镇举办的党史知识竞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段主任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令人敬佩。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漫长征途中,扎根基层的共产党员让人感动。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可以从党员故事中汲取智慧,在实践创新中增强本领。同时,向先进党员学习,从生活的点滴之中汲取力量,用党的百年奋斗精神激励自我,不负韶华,奋进向前。
今天是实地调研的最后一天,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大家对环境保护的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十三五”期间,大理州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持续系统、精准高效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六大工程”“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重大成效。“十四五”以来,大理州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洱海高水平保护统揽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全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十多天的现场调研,我们逐渐认识到面源污染控制是一项涉及流域各行各业的事业,各级政府和人民都在为洱海保护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科技小院的学生,我们同样肩负着时代给予我们的重任,我们会深入一线、勇于担当,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实现洱海高水平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行动和智慧与大理人民一起共同创造美好未来,让洱海的水更清、天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