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國產農產品品質 開拓多元市場銷路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7-26
09:33:31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農委會從2017年擴大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驗證,透過驗證費用補助三分之二、產銷履歷環境補貼每公頃1.5萬元、批發市場設置拍賣專區輔導優先拍賣等方式,至2022年止,全臺共計19家驗證機構,可執行農糧產品、畜禽產品、養殖水產品、林產品驗證,推動驗證面積達82,264公頃,農產品經營者達5,116家,供應333種農漁畜產品。同時透過消費者推廣活動,促進消費者對產銷履歷標章的認識,進而提升消費市場接受度和拉力,2022年每月平均產銷履歷農產品出貨量達2萬5,184公噸。為提升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水準和附加價值,保障生產者及消費大眾權益,農委會持續推動優良農產品(CAS)驗證。自1989年起推動CAS驗證,於2020年12月25日《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修正施行並公告CAS驗證制度、產品類別及品項,推動第三方認證與國際接軌。CAS標章推行至今已35年,普遍獲得國人認同和信賴,成為國產優良農產品代名詞。目前經CAS驗證產品類別計有畜禽產品(肉品、蛋品、乳品及羽絨)、農糧產品(果蔬汁、食米、醃漬蔬果、菇蕈產品、釀造食品及生鮮截切蔬果)、水產品、林產品、複合農產品(冷凍食品、即食餐食、冷藏調理食品及點心食品)。2022年計有253家農產品經營者之590大項(6,599細項)產品獲得CAS驗證,產量91萬公噸,產值729億元以上。農委會自2019年有機農業促進法正式施行後,配合淨零排放等調適策略,持續推動國內有機農業永續發展,辦理有機農業獎勵輔導措施。截至2022年底止,審認通過的驗證機構17 家,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46家,有機友善面積達1萬9,408公頃,受益農友達7,255 戶。另輔導賣場通路設置有機農產品專櫃243處、有機農民市集16處、有機農場電子商店112家;鼓勵餐飲業者超過300家使用國產有機食材;國內21直轄縣(市),3,017所中小學校162萬名學生午餐採用有機食材,每週供應量248公噸以上。另與紐西蘭、澳大利亞、日本、美國、加拿大、印度及巴拉圭等國家簽署雙邊有機同等性協議,透過多元型態擴大有機食材消費,進而帶動有機農業成長。為開拓臺灣優良農產品的出口市場,農委會積極透過貿易談判來突破檢疫等非關稅貿易障礙,推動成果包括文心蘭切花准入紐西蘭、番石榴准入美國、蜜棗准入韓國、鳳梨准入澳洲、芒果恢復輸銷紐西蘭等,並陸續增加出口規模;積極爭取鳳梨釋迦准入日本、越南市場等。特別針對外銷日本市場,臺灣香蕉、鳳梨、芒果、火龍果的「良好農業規範(TGAP)2020 PLUS」驗證辦法也獲得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認可,順利進軍東京奧運、供應選手村使用。根據2022年底統計資料,美國躍居臺灣農產品第一大出口國(9.2億美元),其次為日本(8.6億美元),中國大陸則為第三(6.8億美元),外銷日本、韓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新南向國家均有成長。生鮮水果部分,2022年底止,臺灣出口越南(+88.1%)、菲律賓(+180.2%)、印尼(+30.1%)等新興市場金額均顯著成長。未來農委會將採取多元行銷策略及強化加工,以維持農產品價格,同時深化既有市場、開發新興市場,減少對單一市場依賴,繼續為國產農產品品質把關、開拓銷路。
透過產銷履歷(TAP)、優良林產品(CAS)驗證制度,國產木竹材可擁有自己的身份證和更多加工利用空間。
近年蜂產品也加入產銷履歷驗證制度的行列,消費者只要認明瓶身標章,不必擔心買到摻偽蜂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