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农民遇到暴力强拆,该怎么办?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7-29  23:58:24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长按指纹“识别”关注

目前,全国各地比着、赛着搞“棚改”、“城改”,一个城市如果不大搞建设,好像就“低人”一等。当然,如此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真正的公益建设项目无疑是利国利民的,作为普通百姓自然不会反对,但是现实中,由于法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很多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合法财产得不到保护,老百姓不甘屈服,进行抵抗,征拆部门手握权柄,有恃无恐,而结果,就是一幕幕的“暴力强拆”。

作为中国人,无论是在物质财富还是生活保障上,房子的价值都无可替代,所以最让老百姓深恶痛绝却又心惊胆战的,莫过于政府强制拆除房屋的行为。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些案例数不胜数,尽管深恶痛绝,却又无计可施。来自政府的压力无处不在,很多时候大家都只是眼睁睁的看着房屋被推成一片废墟。

强拆,无非就两种可能,合法的和违法的。就强拆的主体而言,无非就两类,法院和政府。

拆迁过程中,合法的强拆决定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实施主体可能是法院,可能是法院责成的行政机关。因申请法院强拆的难度较大、程序较多,很多政府部门剑走偏锋,以拆违取代拆迁,以使自己的强拆行为合法化。就强拆程序而言,最简单的判断是,以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为前提,补偿决定没有出来,这阶段一切的强拆行为都属于是违法强拆。

    如何应对强拆?通常选择是信访和以暴制暴!

很多老百姓都迫切的希望借助上访径途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这个径途的弊端相信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耗时耗力耗财,而且还不一定能够解决,有时候还会受到地方的特殊对待,问题数年得不到妥善解决处理。

以暴制暴,这种行为被众多百姓理解为正当防卫,抱着这种心理,使出浑身解术,欲与强拆人员拼个鱼死网破。可赤裸裸现实告诉我们,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网没有破,鱼却死了。

试想,势单力薄的被拆迁人如何能对抗数十名、上百名有备而来的强拆人员呢?双方一旦在对抗中发生肢体接触,后果往往就不堪设想。伤人:轻者赔偿、重者坐牢;伤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暴制暴这种行为,实不足取!

暴力拆迁这个局如何破解?

要知己知彼!

首先,要明确项目性质

要明确只有带有公益性质的项目才能实施征收,纯粹的商业行为不具备强制性。

其次,要明确土地性质

土地性质决定补偿价格、征收程序。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和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是有区别的,国有土地房屋是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补偿,而集体土地上房屋,是作为地上附着物进行补偿的,补偿数额主要包括房屋的价值和所依附土地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每个地方的发展经济水平不一样,相对的补偿标准也不一致,老百姓要了解这些情况,可以到当地官网或者其他径途查一下相关的补偿标准,作为一个参考,来大致判断一下自己的补偿是否合理。

再次,要了解征收程序

征收程序合法是补偿合理的前提条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征收程序主要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进行。集体土地上房屋如何征收,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各地应当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征收程序进行。

最后,要积极取证、及时报警

上述几点是为了了解、判断拆迁是否合法、强拆是否合理而进行的。但是,无论是否有理、是否合法,拆迁人下定决心要拆除,任谁也是无计可施的。此时,如何为日后维权做准备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旦拆迁开始,就要保留好与房屋有关的各类证件原件、拍摄能够反映房屋状况的照片及视频,及时转移贵重物品,通过诉讼经验总结,搜集、保留屋内物品的发票、收据也是极为重要的。

万一强拆真的发生,要避免与拆迁人发生肢体接触及时报警,哪怕警察就在拆除现场,因为事实证明,部分拆迁人已经无耻到拒不承认实施强拆行为的程度,此时,要求负有保护人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公安机关处理,就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方式。

强拆看似简单,因为表面上看只是某些人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强行实施了拆除房子的行为,而实质上强拆极为复杂,它是个体与行政机关、开发商博弈的过程,是强与弱的较量,只能智取不能蛮干。

了解拆迁项目、拆迁程序、房屋市场价格只是一个准备过程,让拆迁人做到有备无患;事中报案是确定强拆实施者的重要方式。事后如何处理才是破解强拆的重中之重。法律途径是唯一可行之道,但是由于法律规定的繁琐、个案的差异,我们无法通过一篇文章就穷尽所有,一旦发生强拆,或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一定要及时咨询相关专业法律人士,切莫消极等待,错过最佳维权时机。

为百姓说话,点击下方支持小编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谢谢!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