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学在乡村:农业文化遗产地青年共学计划正式启动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7-30  02:13:04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七月末的钱江源,细雨绵绵,浇灌在开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滋润万物也生长出乡村振兴的希望。7月28日晨,学在乡村:农业文化遗产地青年共学计划,于浙江省开化县密赛村文化讲堂正式启动。

自2020年5月25日,中国农业大学·钱江源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大学与开化县已携手走过了三年多的发展历程,度过疫情阴霾,迎来新的合作。本次的共学计划即为本年度的重要交流项目。同学们将在十余天的时间内充分地了解乡村现状,在扎根乡土中为广大农村地区,也为他们自己找寻出路。

主持会议的孙庆忠教授讲道:乡村是寂寞的,通过这样的行动让校团委成为乡村填补人力资源的重要单位。同时发挥农大的作用,做大学生进入乡村的引领者。用青年志愿者的青春活力影响乡村,同时有点寂寞的乡村也会为年轻人提供精神寄托;青年朋友学在乡村,同时也可以让村民们感受高等教育的滋养。孙庆忠教授同时也感谢支持本次共学计划的基金会,让同学们能够认识最真实的乡村。

浙江省开化县委组织部部长严雪峰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他首先对农大青年志愿者表达热烈的欢迎,并希望他们满载而归。严雪峰部长对同学们提出了三个期望:一是希望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开化。做到从课堂中来,到风景中去,切实感受开化的“绿色底色”“红色灵魂”和“金色前景”。二是希望他们用最实的脚步,丈量最宽的天地。他表示:书本是有字之书,土地则是无字。这本乡村之书需要大家共同探索,在实事求是中探寻乡村振兴的本质,寻到未来发展的道路。希望同学们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在实践中不断磨砺。以开化为样本,把成果留在青山绿水之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三是希望同学们用最准的决策,锚定最准的方向。他强调人才对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介绍开化县对于优秀人才的现实需求以及对外来人才的优惠奖励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写给我校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对青年学生“自找苦吃”的行动高度赞扬,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书记范大年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共学活动作为落实回信精神行动的非凡意义,并指出开化是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好地方,农大青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的群体,“扎根乡村、自找苦吃”的农大学生是中国青年精气神的典范。他认为本次活动对于校团委,对于青年学生皆意义重大,机会难得。

范大年书记在接下来的发言中,希望同学们思考几个关系:农业与文化的关系,思考农耕文化的作用意义;生态与社会的关系,以开化为典型,进行生态社会系统的思考;“三农”与大学的关系,作为农大学子,投身于三农事业,发挥主观能动性。

致辞最后,范大年书记为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珍惜缘分、感恩良善,希望同学们在此行中怀着感恩的心看待活动、看待每一个人;二是自找苦吃、知行合一,希望青年朋友“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不仅要吃勤奋的苦,更要吃寂寞的苦,在寂寞中磨砺自我;三是放眼全国、胸怀天下,指出开化是同学们认识乡村的起点,要在实践中以开化看全国。范大年书记认为,此行不仅是“双向救赎”的过程亦是“双向奔赴”的行动,在农业文化遗产地共学中,让农村更了解大学,让大学生更了解农村。

我院副院长吴惠芳教授在讲话中分享了自己和农业文化遗产的故事,讲述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一次次相遇,由浅入深,惊叹于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并赞叹文化的力量如此强大而又悄然无声。她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个机会,走进乡村、走进农业、走进农民,学着去讲述农民,在发现乡村美的同时,也要看到乡村的无奈。希望同学们在审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同时,找到安顿自己心灵的所在。

共青团开化县委副书记徐凯云讲述了自己扎根基层的经历与感受,她认为扎根基层很苦,是苦但也是“补”,青春遇见开化的乡村总是精彩的无悔的。对于青年与乡村的关系,她认为是“双向救赎”、是“双向奔赴”、更是“双向成就”,青年就应该在一次次走进乡土中国深处的实践中探寻发展的规律。徐凯云副书记勉励青年朋友们要珍惜眼前,青春宝贵。

浙江省开化县委党校副校长徐开宏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开化县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进程,并对支持和致力于推动开化乡村振兴的各方力量表示感谢。他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思考,走入钱江源,思考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走入民生实际,思考劳动力、人才短缺、人口老龄化问题,思考劳动力结构不均匀等问题;走入“三农”事业,思考劳动力供给结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问题。最后,徐开宏副校长介绍了本次青年志愿者即将开赴的五个村庄的基本情况,并强调了安全问题。

本次活动首站在开化县密赛村,作为东道主的密赛村党支部书记陆小良为青年学生们介绍了密赛村自然、人文、发展脉络等相关情况,并表示对青年朋友们的热烈欢迎。

仪式的最后,食品学院博士生韩天意作为志愿者代表上台发言,表明青年志愿者投身“三农”事业、实事求是感受乡村的决心的同时,也表达出农大青年渴望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向往。

开幕仪式后,学在乡村:农业文化遗产地青年共学计划的讲座部分正式开启,农大青年志愿者们将在5场讲座学习交流活动之后,于7月29日下午奔赴五个村庄,在深入乡村中构筑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文/兰新凯

图/刘伟

编辑/王树远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