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培树一批奋战在各领域的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在全县掀起选树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争做典型的热潮,激励广大公务员勇担使命、开拓进取,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奋力开创我县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微山湖党建”微信公众号开设“先进典型”专栏,陆续刊发一批先进集体、个人,供学习借鉴。
“这块地,以前产量不高,路也难走,每亩最多能收700斤。如今,路硬化了、渠道通了、田也肥了,亩产能到了1000多斤!”张楼镇大孙庄村村民站在自家地头,满脸喜悦。大孙庄村是微山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微山县农业农村局始终绷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这根弦,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632,耕地质量等级提升了近一级,粮食实现大幅增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步伐,向农技要产量,变“粮田”为“良田”。
渠成网,田成方,告别靠天吃饭
微山县水域面积大,人地矛盾尖锐,县农业农村局勇于探索创新,跳出惯性思维,打破“水土分布不均、耕地资源紧张”桎梏,“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优先作为前置条件和价值导向,将绿色发展作为实现路径和目标结果,精心绘制出一副农业规划“新蓝图”。
如今,田成方、渠成网、旱能浇、涝能排,微山县农业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坚持集中连片,形成规模优势,一改以往以镇街为限的模式,提升建设视野及布局意识,以水土分布规律及传统种植习惯为依据,打破区划界限,统一规划项目,推动整县、整区域规划建设,重点围绕基本农田和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安排落实建设项目,确保实现集中连片推进,规模化建设实现了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田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2022年度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5.60万亩,年总产量33.61万吨,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
田野兴,风景美,一片祥和景象
麦收时节,连收带种。眼下的田间微山湖畔的地田间地头,收割机、播种机、无人机……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派农忙景象。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微山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与和美乡村建设、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相衔接,按流域综合治理统筹规划,在优化田间排灌设施的同时,配置生产道路防护林,建设生态渠道,实现生态循环,通过不断培育生态旅游元素,建设农耕文化、田园文化、水乡文化等景观,让农村、田野、景区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风景美,地力强,种植意愿旺,产业才能兴旺。
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地平整、土肥沃,“粮田”变成“吨良田”,自然成了“香饽饽”,逐步实现了“五增三减”的目标。五增:一是增加了粮食产能。亩均增产50斤以上,耕地等别提升1个级别。二是增强了抗灾能力。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在2021年度、2022年度汛期期间,项目区粮食产能稳定性水平要明显高于非项目区。三是增进了土地流转。2022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066亩,累计达26.8万亩,土地流转率62%,农业规模经营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四是增强了产业基础。破除各区域生产障碍,解决了农田碎片化、耕地质量下降、农机作业不便捷等难题。五是增加了农民收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区土地流转价格普遍提高200-300元/亩,流转户亩均增收200元以上,种粮大户亩均增收50元左右。“三减”:一是减少了环境污染。通过高效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0—30%,减少化肥排放量10%,农药排放量15%。二是减少了人力成本。适应农机作业,取代人工操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亩均省工效益40元/亩。三是减少了设施用地。通过管道输水和适当扩大格田面积,可减少农业设施用地3%,从而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节省更多发展空间。
远空拂面露微阳,沃地平畴秀穗黄,一场更深层次的粮田变革正在微山湖畔的土地上悄然发生。2023年3月30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公告,微山县成功入选2023年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名单(全省9个,全市2个),新一轮“提质改造”项目正有条不紊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将更加现代化、生态化,以阵阵丰收麦浪,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