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民族学考研:日本渗透东北水田农业对中朝农民的影响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8-04  07:45:57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日本渗透东北水田农业对中朝农民的影响

(一)中朝农民深受日本侵略势力压迫

日本介入东北水田农业后,不再满足于洼地、草甸等土地,其选择种植水稻之处多为中国农民开发的熟地。日本农场主胜弘贞次郎为开发水田,图谋“按中国典的办法承典”辽中县养猪圈子1000天地(1)中国领土,向“满铁”提出贷款50000日元,而“满铁”经理系主任认为价格“是很便宜的”。胜弘贞次郎后又图谋“以20000日元购买中国人程恩荣所有土地5000余亩”,据调查发现,“该项土地是肥沃的熟地,每天地仅核36日元,极为低廉”。[28](P167-169)1913年,在日本农场主西宫房次郎购买的十处土地中,熟地占七处,荒地仅有三处。[28](P175)可见,日本农场主大量侵夺东北地区已耕熟地,甚至多次因抢夺水田发生流血事件。

“朝鲜移民除了在初期能够自然地获得土地以外,只有鲜裔中国人才能获得土地所有权”[29](P190)。不愿入籍无法获得土地的朝鲜移民只能成为佃农,朝鲜移民“百分之九十八为佃农,移居以来一直都靠借贷为生”[29](P203)。日本主要利用低息吸引朝鲜移民抵押水田贷款,待朝鲜移民无钱偿还时,便通过贷款文书收回水田,这成为日本攫取东北水田的主要方式之一。日本人认为“邀请日本内地资本家到中国东北购买土地,将众多朝鲜佃农派到日本地主手下,这不仅是在军事上对朝鲜人的保护救济手段,更是开发经营‘间岛’的最佳措施”[30](P366)。但朝鲜移民并未得到日本的“保护”而获利,反而在同样一家5口人,劳动力2人,耕作3晌地的情况下,耕种水稻的朝鲜佃农收入525日元,支出500.25日元,收支相抵利润仅有24.75日元。而租借水田耕种的中国农民收入483日元,支出393.75日元,收支相抵利润达89.25日元。[31](P68-71)朝鲜佃农实际收益低于中国农民,仅占其收益27.73%,大部分移居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日常生活皆处于较低水平。从生活费支出来看,在中国东北的朝鲜稻农每人每年仅需50.35日元,而东北农户每人每年则需66日元,在朝鲜的朝鲜农民每人每年需80.79日元。[29](P217)可见,大部分移居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生活较为贫苦,生活水平低下,被日本农场主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

(二)朝鲜移民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工具

日本将“南满”划为势力范围后,从国内派遣大量人员进入中国东北。其中,大部分为“满铁”社员和公职人员,仅有少数日本移民从事农业经营。这一时期,日本农业移民为自由移民,“这种自由移入的日本移民极不稳定,来去自由,无长期打算,很难形成日本人口在中国东北的发展”[32](P27)。1925年,“满铁附属地”水田经营者有日本人22人、朝鲜人5人和中国人13人,而“附属地”附近水田经营者有日本人5人、朝鲜人167人和中国人95人。[33](P20-21)可见,“附属地”内经营水田以日本人为主,“附属地”附近经营水田主要以朝鲜人和中国人为主。九一八事变前,日本能够控制的区域较为有限,在利用本国农业移民无望的情况下,日本将目光转移至朝鲜移民和其在东北各地开辟的水田,企图通过朝鲜移民将触角深入势力范围之外。

根据相关统计“20世纪20年代,黑龙江省全部水田,吉林省延边地区、吉林地区的全部水田和通化地区水田面积85%,辽宁省开原地区水田面积90%、兴京和沈阳地区水田面积85%、抚顺地区水田面积80%、丹东地区水田面积70%”[34],均由朝鲜移民开发经营,而在中国东北从事水稻种植的朝鲜移民“大都受日本资本团的援助”[35]。可以说,“凡属东北江河流岸地方,日人莫不利用不平等之土地‘商租’及‘满蒙’杂税两条约,唆使亲日派鲜人,四处租地种稻,侵夺我国水田利权”,致使“东三省江河流岸及洼地低田地带,莫不有鲜人种稻足迹,好大水利,辄为日鲜人民夺去”[36],朝鲜移民已然成为日本殖民经营东北水田的工具。

(三)日本阴谋策划下中朝农民关系恶化

东北种植水稻的获利,也吸引一些中国农民开始开发水田种植水稻,但因缺少种稻经验,只得“与鲜人订立合同令其召集朝鲜农民”,最终致使“华人所得之利益甚少,利权均旁落于鲜侨之手”[37]。东北地方当局担心东北水田开发和经营权被朝鲜移民操纵,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朝鲜移民入境开田种稻。如奉天省颁布训令“今后对韩人入境须进一步严加查考,并以已移住之韩侨,逐以施以管束”,吉林省政府则提出“不得准许鲜人归化、绝对不得予鲜人以土地所有权、伺机收回鲜人已有土地所有权”[29](P1029-1030)等措施,引起日本政府和朝鲜移民强烈不满。1910年,东北地方当局决议驱逐“‘满洲’开放地外之韩人”时,日本政府对此强烈反对,并对东北地方当局提出警告,以“居留韩国仁川及鸭绿江附近的华人”相威胁,要求东北地方当局撤销决议。[38]

日本利用朝鲜移民在中国东北“将来上可增辟水田,面积约计五六十万亩,藉以解决日本内地之粮食问题”[39]。但部分朝鲜移民“由日人‘东拓’会社等处领到资本金后,逐渐扩大种稻农业事务,而为变相拓殖‘走狗’。始则租地种稻,尚付华人租金,继则背约顽抗,设计拖欠,卒则讹诈狡赖,羁地不退”。每当中朝农民发生纠纷时,日本便以“保护朝鲜移民”为借口,“日领警察群起干涉,小则酿成交涉,大则激出命案,此等交涉以三省记之,每年约在千五六百案以上”[36]。1931年,日本为取得万宝山附近水田,利用长农稻田公司经理郝永德招来大批朝鲜移民开田种稻,中国农民对此强烈不满。吉林地方当局多次与之交涉无果,朝鲜移民在日本怂恿下愈发猖獗,甚至日警前来保护种稻,最终中朝农民爆发冲突,“我方乡民,受朝人击伤者颇多”。万宝山事件发生后,中日双方交涉难分难解,而“鲜农一百余名,蛮横不服制止命令,继续种田工作”,日本领事馆还“派出警长十余名,保护鲜农”[40](P150)。“万宝山事件”爆发后,在日本挑唆下朝鲜发生多次大规模“排华”事件,中国农民和朝鲜移民矛盾进一步激化。

四、结语

日俄战争后,日本控制“关东州”和“满铁附属地”,妄图以此为基地控制东北全境,但长期无法通过直接手段达到目的。朝鲜移民作为东北水田开发主力,在东北多地开辟大片水田,二十世纪初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日本占领朝鲜后,将朝鲜移民冠以“大日本帝国臣民”名份,强行将其拉入推行日本殖民侵略政策的营垒,以朝鲜移民为侵略工具对外扩张,借助朝鲜移民扩大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权益。日本企图利用在东北朝鲜移民开辟的水田作为渗透据点,以此控制东北水田农业,扩张控制区域。朝鲜移民作为日本殖民侵略的受害者,丧失家园后被蓄意驱赶流亡到东北,又在日本阴谋策划下,沦为日本殖民经营东北水田的工具,对东北农业资源造成严重侵害,也给东北农民带来深重的伤害。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