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用双脚丈量大地,旅院学子为云浮乡村振兴贡献“文旅加速度”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8-05  17:33:46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为进一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全面展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主题教育总要求,结合旅游学院的专业特色,通过乡村旅游调研和创新实践活动来鼓励旅游学院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同时,响应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关于《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精神。2023年7月10日至2023年7月20日期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组织了18名本科生前往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塔脚村开展主题为“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旅游带动融湾发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师生大合照

本次调研活动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和云浮市青年就业创业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共同指导,由学院团委书记穆小路老师担任领队和行政指导老师,由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担任专业指导老师,由青促会叶杰华会长担任调研地引导员。同时,孙九霞教授导师组派出6名硕博研究生作为小组调研指导员全程跟进实地调研并指导调研报告写作,协助三下乡调研活动顺利开展。通过本次实践学习,既全面提升了参与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夯实了专业素养,丰富了实践经历,也产出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乡村旅游发展构想,为乡村旅游发展在整体产业,业态创新,区域融合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建议,真正让学生把文章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调研发现



经过前期与当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研究探讨,在充分吸收乡镇基础资料和核心诉求的前提下,本次调研确定了“和美乡村”、“美丽圩镇”、“融湾县域”三个主题,“三下乡”团队顶着酷暑和骤雨,在留村、夏卢村、塔脚村进行深入调研,发现现象,分析问题,为新兴县的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文旅加速度”。

01
“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的基本面

近年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云浮市六祖镇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乡村旅游目的地,融合了和美乡村与禅文化元素,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

第一小组全体成员合照

本研究小组深入了解六祖镇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结合和美乡村建设,提出可持续旅游发展方案,提振当地经济,助力乡村发展。在调研阶段,同学们进行了线上与线下田野调查,考察了国恩寺、六祖故居、竹院庵、神仙谷、圩镇、禅泉度假酒店、龙山温泉酒店等地,发放了数十份问卷,采访了游客、村民、村委会工作人员、镇长等人,收集网上的游客评价和产品信息,在对六祖镇旅游业态有了更多方面、更高层次的了解基础上,将禅文化、红色文化等定性成厚文化,将温泉文化、农家乐等定性成薄文化,通过厘清两者的辩证关系提出整合厚薄文化的发展之道,以文化旅游带动区域经济,推动乡村建设。

第一小组照片速览

02
“美丽圩镇”——乡村振兴的关键点

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广东省提出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而云浮市新兴县“美丽圩镇”创建工作作为该工程下的全省创新实践先驱,深入研究其具体情况将为解决城乡融合问题提供宝贵经验。

第二小组全体成员合照

实地调研过程中,本研究小组选取圩镇周边的行政村夏卢村和雅冈社区作为调研地,采用实地考察、重点访谈和PRA研究方法等方式进行调研,重点深入探讨圩镇在城乡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为如何让圩镇在城乡融合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提出可行建议。通过记录圩镇营业情况,绘制圩镇地图,结合与镇长,人大主席,村居委员等政府人员,圩镇店铺老板,街边流动摊贩等商户,圩镇本地消费者,外来游客等圩镇主要参与主体的访谈,本小组形成了对“美丽圩镇”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对如何利用圩镇促进城乡融合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二小组照片速览

03
“融湾县域”——乡村振兴的落脚点

作为六祖故里,新兴县集中汇聚禅文化、温泉、生态乡村等旅游资源,在云浮市的全域旅游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旅游产业发展要促进乡村振兴,落脚点就是对新兴县本地经济具有带动效益,有助于居民本地创业就业,促进人口回流,最终形成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三小组全体成员合照

为了研究“文旅发展与居民生产生活融合”的问题,本小组关注村落居民的流动情况、在塔脚村附近游玩的游客的人员状况,以及对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当地物价进行重点考察。同学们走访了塔脚村、景区内部和六祖镇,并访谈了当地居民以及景区工作人员,发现景区景点有限,景点游玩项目单一,以及公共交通设施的缺失让游客往来并不便利等问题。研究发现村镇青壮年人口流失状况虽有好转但仍需努力发展经济,并进一步解析新兴县的文旅发展状况以及人口流动情况,探究现如今新兴的发展困境,提出创新思路,引导通过文旅发展的形式让新兴焕发新活力,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第三小组照片速览


心得体会



新兴三下乡活动期间,旅院师生们齐心协力地完成了调研。这十天以来,有艰苦、有感动、有泪水、也有成长。成员们也有很多话想说,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钟若愚:

我们在新兴县四处走访、调研,真正走入基层去发现和尝试解决问题,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感谢穆老师、叶会长、叶书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能让我们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的机会;感谢所有愿意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接受我们访谈的人;感谢与我们同行、指导我们进行调研的师姐们;感谢在这十天内共享收获与快乐的成员们!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开始时略显拘谨的大家在调研、分享、聚餐中慢慢变得熟悉。希望以后大家还能常见面和玩耍!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自身能力与经验的诸多不足,但是我们还有时间成长、改变,最终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新时代青年。

一言概之:不虚此行!

何欣琼:

这次的三下乡是特别奇妙珍贵的一次经历!和组员们带队师姐们一起晒太阳做访谈,和七十多岁的老爷爷艰难地用粤语沟通,坐在阿姨堆里话家常,在镇上逐家店找老板店员访谈,在卖香的叔叔雨棚里避大雨,在慈杯咖啡店感受青年与乡村禅宗的碰撞……从对塔脚村六祖镇一无所知,到可以开玩笑说可以去国恩寺当导游,和国恩寺卖香的阿姨们打招呼,和村长、镇长座谈访谈……是大家一步步走出来的积累,让我们每一天都对这片土地更了解一点点!

翟佳薇:

三下乡活动收获了好多!认识了这么多的好朋友,结识了如此优秀又美丽的学姐们!学姐们给我们好多帮助,引导我们思考、做事!每天和大家一起真的很快乐!聚餐也很快乐!时时刻刻都在快乐中度过。另外,唱歌真的会让人放松很多,卸去心中的疲倦,无论是滴滴车、大巴上,亦或是人生路上,我们一路高歌前行!最后,感谢叶书记,穆老师还有叶会长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来到新兴,探文旅发展之路,观繁星点点!

朱舒婷:

我们在云浮市新兴县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感谢旅院,感谢穆老师和孙老师,感谢孙老师导师组的六位学姐,感谢青促会的叶会长和塔脚村的叶书记,感谢三个小组的所有同学,感谢帮助我们的村民们,感谢愿意接受访谈和提供信息的每一个人。实践出真知,真正下乡访谈了才能更深刻地知道自己还有非常多的不足,越了解越无知,越无知越好奇,越好奇越容易钻牛角尖......几次主访经历真的非常难忘。最后再感谢一下集成圩吧!这十天里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扫街扫了n次,上门莽问了n次,碰壁了n次,但也成长了n次。

陈垣润:

这十天的三下乡活动,短短的十天带来的回忆却如此的深厚。感觉是整个大一参加过的最值得的实践活动了。这次三下乡我们的组员们团结协作,同甘共苦,一起调研,一起暴晒,一起吃饭,一起访谈,一起唱歌,这种苦中的乐更能让人记忆深刻。我要感谢我的组员们。挺幸运的因为是随机分的组,但是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从一开始的拘谨变得吵吵闹闹,也可以放下不熟的伪装来真诚地交流,而且我知道,未来还能一起走更多的路,一起看更多美丽的风景,一起克服更多的困难。最后是调研的一点感想——只能说理论与现实的鸿沟太过于巨大,只有深入到基层才能明白“革命尚未成功”的真实含义,未来还有很多要进步的地方,脚步不能停息!

结语



十天的三下乡生活一恍惚就结束了,在这十天里,团队成员走访新兴县各个角落,用专业知识解答当地问题,同时也丰富着自身的实践经历,更收获了纯真的友谊。下乡生活虽短暂但充实,就让下面的这支小短片带我们一起回顾本次三下乡的精彩瞬间吧。

怀着不舍,同学们踏上了回程的路途。他们纷纷表示,经过此次三下乡活动,他们心中变得更加充实,也收获了深厚的友谊。一年又一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派出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将专业知识谱写在乡村土地上。我们相信,未来,乡村振兴的道路将会更加宽广,日后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身影涌现,这种精神也将生生不息、久久流传。

「END」

文字 | 2023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三下乡团队

图片 | 2023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三下乡团队

视频拍摄 | 2023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三下乡团队

视频剪辑 | 陈垣润

图文编辑 | 林雅俐 

指导老师 | 孙九霞 穆小路 

初审 | 穆小路 陈奕滨

审核 | 徐永怡

审核发布 | 黄山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