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辅导员说 |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绽放青春之花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8-06  14:32:19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

伟大实践中绽放青春之花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丁钰峰

骑自行车前进2.8公里,听起来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如果是在伸手不见五指、连路灯都没有的夜间小路上,一个不怎么熟练的骑手骑着一辆嘎吱作响的老旧自行车,路边是5米深没有护栏的水沟,路中间还会时不时地行驶过一辆辆重型卡车呢?这是我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支教时发生的故事。

当时的我是初二班级的班主任,班上一个小男生又又又因为不听话被管理大叔抓住了,夜里11点多把我从床上薅起来去处理。这个小男孩始终是大事不敢小事不断、开学三天迟到五次、被收了两个手机还会偷偷玩第三个的类型。小小的个子,犯错被抓了就把头一低,上午刚保证不迟到,下午照样晚到校睡大觉。谈过、训过、罚过、请家长过,一律零作用。我也曾真的联系过家长想给他换一个班,我们班不想要这种学生,但是他父母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一溜儿小碎步急急切切地来找我诉苦,用并不流利普通话和我说了一大通,这个孙子实在不听话,他们二老管不住,所以希望我这个班主任多费心,怎么打都可以,他们绝无半点怨言。我就无论如何也下不去这个狠心了。

事情不大,很快就处理完了,夜色已晚,考虑到安全问题,便只能亲自骑车送他。路上,又和他说了很多,关于孝道、关于良心、关于我为什么还要留他在班上、关于他的未来。不知道已经说了多少遍了,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只会“嗯”。相信了那么久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我人生中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无论我怎么努力却都好像没有希望的深深的无力感。

曾经在课堂上、讲座上,我总是能听到与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相关的内容——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2015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带领全国人民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进发;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部署,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发……我知道这些事情很伟大,但是如果我没有去支教,如此伟大的进程可能仅仅是教材上一段不痛不痒的话而已,张桂梅、黄文秀、张小娟等一大批在脱贫攻坚事业上奉献出一切的时代楷模也不会如此令我动容。当寥寥几句话映射在现实,却显得无比沉重。就在这一晚,我突然体会到,原来脱贫是真的需要攻坚的,阻断流弊、根除顽疾这一仗真的太艰难了,到底是怎样的决心和魄力,才让中国共产党敢于对全国人民做出全面小康这样的庄严承诺啊!举全国之力、聚全国之心奋斗数载,1800余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而我作为一名浑身充满着骄傲的大学生,仅仅只是遇到了一个有点难教育的学生,就竟然已经束手无策!

把学生送回家,我独自骑车返回的路上,心中五味杂陈,索性关掉了手机的灯光,任由自己被周围的黑暗和头顶的星空笼罩。乡村的星空低垂,有一股随时可能倾泻下来的压迫感,催促着我去抓紧不长的支教时间,用尽全力去做点事情。我暗下决心,拼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也要干出点名堂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我每天早上5:20就起床带早操,平均一周在班上超过40个课时,包揽了所有没有任课老师的早晚自习给学生讲题答疑,主动要来音乐课教学生唱英文歌,甚至要求全体同学晚自习提前20分钟到,住校生晚上多学一节课走,催着他们花时间去学习。我还专门从团中央给我的支教补贴中拿出钱来,给班里配齐英文辞典、单词书、闹钟、字帖、万圣节糖果还有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甚至还给班级中特别困难的学生配了营养课间餐,给特困学生家庭暗中增加补贴金额……只要是对他们学习和成长有好处的,无论时间还是金钱,我都毫不吝啬。

从支教地返回后,我成为了一名大学辅导员,开始负责学院“夏心续梦”公益社团的指导工作,并始终亲自带领支教团前往山西吕梁的山村中进行支教,继续着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就在去年,夏心续梦支教团在山西乡村中耕耘10年的事迹受到了新华网、中青网等34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支教团和我本人也一起获评湖北省“三下乡”先进团队和个人。我想,当年星空下那个暗自下决心的少年,可能也能够稍微宽心一些了吧?

对了,顺便一提,就在前段时间,当初那个小男孩突然联系了我,经过了几年的成长,他开始理解了我当初对他说的那些话,现在在城市里认真学技术,也在慢慢存钱为将来做打算,“现在每天上班都很少迟到啦”,还说要找时间来武汉看我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第二个百年目标必定不是靠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国家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都饱含着每一个人的汗水甚至血泪,我们在共同的奋斗中面临并克服一个个难关,在饱受压力与挫折之后,还能够坚持理想、坚定希望、迈步前行。如今的我,从事着新的工作,承担着新的压力,虽不轻松,却始终充满希望。站在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征途起点,我准备好了,你呢?

地大人

作者: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老师丁钰峰

排版:张可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易班发展中心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