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今年来,天峻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认真谋划人才工作,挖掘培养本土人才,为天峻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挖掘“土专家”,优化村级人才源头设计。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发挥村党组织凝聚力和“中流砥柱”作用,成立乡土人才集智库、乡土能人团等“智囊团队”8个,汇聚乡土人才570名。针对村“两委”班子存在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思路不宽、措施不多的问题,组织学员“走出去、找差距、明思路、强本领”,对党员中心户、乡土人才,开展手工刺绣、牛羊高效养殖、民族舞蹈等技能培训4期360余人次,提供416个就业岗位,有效提高实践能力、拓宽思维方式。开展“土专家”、乡土人才培训2期150人次,增强人才主观能动性,凝聚人才力量,为天峻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增效。
用好“特平台”,打出本土人才金字招牌。结合村情实际,落实《关于分级分类做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通知》,建立1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与132名专家和人才联系点制度,掌握思想状况、解决急难问题,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以“红色教育+志愿服务+矛盾调解+民族团结”为抓手,建立乡土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64个村(社区)党组织牵头搭建马背宣讲队、乡土人才讲坛等平台,24名乡土人才回村任职,带头做好家乡故事讲解员、矛盾调解劝导员、民情民意联络员,乡土人才领办产业项目11项。扎实开展村级人才培育“三百”活动,积极推行后备干部与护林员、防火员等“一员多用”,储备后备村干部313名,“以点带面”带动全县62个村发展,有效解决后备力量不足、有备无用等问题,确保村干部队伍后继有人。
搭建“产业链”,推进产才融合聚力工程。围绕全州“17855”党建工作体系,深入实施新任党组织书记实行“3+1”导师帮带机制,为39名村党组织书记配备农牧、教育、两新等领域人才导师,形成“6+1”帮带新机制,为村级人才选育奠定基础。结合乡镇产业现状,建设千头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万只藏羊养殖基地、“无土牧草”栽培基地等优势产业8个。打好感情牌、乡愁牌,建立外出优秀人才信息库、需求库,激励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通过“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举办乡土人才大讲堂、“羊秀才课堂”等各类培训62期,培训2000余人次,持续为乡土人才“充电蓄能”。
END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