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张农产品“碳”标签来啦!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8-12
01:44:53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2
一粒稻米、一朵西兰花
你也许知道它们的产地、品种
但知道他们的“碳足迹”吗?
测算“碳”足迹
给农产品发“碳”标签有什么意义呢?
“碳标签”,指为减缓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单个商品在从原料开采到生产加工再到最后的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碳标签制度在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已行使已久。英国于2006年推行了世界上第一个碳标签,随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碳标签制度。
碳标签评价是由国家认证的、具有评价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企业开展碳标签评价需要向第三方机构签订协议,提供基本材料和数据,由第三方机构开展核查、核算与评价,发放碳标签证书和专业评价报告。
那么江苏有这样的权威的、具有评价资质的机构吗?
回答是——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低碳产业研究院!该院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貹环保能源(江苏)有限公司于2022年9月共同组建。
目前该院已对响水西兰花、锡山大米进行了“碳足迹”核查和评价。
2022年12月发布江苏省首张农产品碳标签——响水西兰花碳标签。该研究院对照PAS 2050以及ISO 14067等国际标准,对响水西兰花种植、运输、加工、包装等全流程的碳排放量进行核查。
2023年7月,锡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台创园)出产的“锡山大米”获得碳标签证书。这是省内第一个、国内第二个水稻碳标签。
经过认证核算,生产5kg锡山大米净碳足迹为-4.1619kgCO2e,即从种植到包装的碳减排量为4.1619kg。
锡山大米碳标签,以“碳”这个国际语言提升生态价值,助力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 提高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 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相关国家碳关税
●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 加快向低碳消费型社会的转变
最后,重点来了
想要为农产品贴上“碳”标签
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哦~~
1、基本材料
种植的品种、土壤类型、轮作制度、栽培方式、田间肥水管理、秸秆还田等情况。
2、生产加工过程中投入品数据
(1)原材料供销合同、种子的使用量、全生育期各类型肥料的施用量、农药品类及用量、农膜使用量等,提供各类购买单据。
(2)生产环节使用的各类机械型号与功率参数、用电、用油、用气量(能源物资购买单据)。
(3)加工环节使用的各类机械型号与功率参数、用电、用油、用气量(能源物资购买单据)。
3、产品产量数据
4、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
低碳产业研究院依托各发起单位产业资源和科研实力,致力低碳技术研发、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低碳技术应用产业化平台,紧紧围绕国家低碳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农业低碳产业提档升级,开拓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新路径,引进低碳能源新技术、农业低碳产品开发、农业生态碳汇设计,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聚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努力推动农业低碳产业进步与发展。目前主要从事组织开展农业碳核算流程与体系开发;开展农业低碳技术咨询与培训;搭建低碳农业产业技术平台;开展农产品碳足迹标签认证等工作。
农业和农村是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大系统
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又是碳排放重要领域
用绿色、生态的农业现代化
种植守护青山绿水
就从一枚小小的“碳”标签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