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暑期实践在临沂|汇聚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8-13  02:05:33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为进一步落实团省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工作要求,创新校地合作新模式,推进“青春智汇”大中专院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工作走深走实,6月29日,我市启动大中专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推出了130个大中专院校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10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万余名青年学子围绕农机医疗、直播电商、乡村彩绘、基层治理、科技创新、公益服务、社区实践等专题,投身基层一线,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临沂大学“三下乡”队伍在临沂开展了哪些活动吧!

01

扎根基层助振兴

“筑火探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优势,到沂南县铜井镇调研民宿发展。同学们考察了三山峪村、竹泉村、树仁里村内建筑和现有民宿,与当地相关负责人及民宿经营者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讨,详细了解民宿改造及运营管理情况,深入挖掘地方乡土风貌及民族文化价值,探索民宿发展模式,为当地民宿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红心铸芯”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和科技赋能团选择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作为青年促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实践团先后前往了临沂市欧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洪文工艺品厂、荣华文创藤饰股份有限公司、临沂宝柳工艺品有限公司、洁美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柳编的生产流程、技术水平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而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柳编记录宣传片,进行直播卖货,扩大柳编网上影响力与知名度,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与新媒体时代接轨,拓宽柳编的销售渠道。

“促生产,保丰收”乡村振兴实践团则来到了郯城县全国粮食绿色高质量高效创建示范区。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大豆和玉米的密度、株高、叶数、叶长、叶宽等,与种植农户深入交流,调研玉米大豆兼作模式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农户讲解玉米大豆兼作增产提效的植物生理机制,将课本知识转化成了农业大地上增收的技术。

02

多彩假期护成长

传媒学院志愿服务队和谜底生涯规划社走进银雀山街道,开展“守护童趣,筑梦未来”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围绕才艺表演、兴趣探索、健康教育、红色文化、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内容服务社区儿童,拓宽孩童视野,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培养时代新人。

“暖心支教行,筑梦童心路”志愿服务队则前往了沂南县张庄镇北唐山子村。队员们采用复式教学组织形式,带领孩子们开展“童心永向党,争做好少年”思政课,凝聚童心向党力量,助力学生学业进步,筑梦七彩童年。

“求实·筑梦”花开临大志愿服务队分别前往兰陵县长城镇、平邑县桃峪村开展志愿支教服务。队员们组织学生学生爱国主义相关知识,讲解膳食营养、防溺水等专题课程,带领孩子们在室外进行抛球、健身操等体育活动,充分运用专业所学,将其融于体育课中,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

“沂路花开”实践团队在吴家楼子村的志愿支教活动以一场汇报演出圆满收官,临沂大学的支教老师们和吴家楼子村的学生们共同为村民们带来了精彩的舞蹈、歌曲、朗诵等表演,吸引了众多学生家长及村民前来观看,为实践团成员们的“三下乡”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03

健康科普暖民心

“‘医’路乡村兴,健康沂蒙行”实践团的社会实践之旅在河东区徐太平村启航。同学们发放“用药安全指导”“艾滋病与结核病预防”等宣传折页,宣传慢性病防控知识和公民健康教育知识,同时针对当地村民的肩周炎、颈椎病等问题,普及中医药传统文化“推拿”的知识与技巧。

为解决老年人线上平台就医问题,他们开展智能手机课堂、应用场景教学等活动,通过“面对面”讲、“手把手”操作,指导老年人绑定电子医保卡、医院网上预约挂号、网上查询检查报告、健康云在线问诊及配药等,让更多老年人接触到信息时代更为便捷的就医操作。

04

宣传宣讲凝共识

外国语学院“语你相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累计为沂水县许家湖镇百余名中小学生开展理论宣讲和作业辅导服务。他们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并结合模范人物事迹为村内中小学生耐心讲解红色革命故事,带领同学们重温了不同历史时期人民英雄的光辉形象,扎实开展理论主题宣讲活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人心,以思想之光点亮青春之路。

“薪火相传‘沂’起来”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卞庄街道开阳社区。在这里,实践团成员向村民和青少年们宣讲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沂蒙精神”两部分内容,将二十大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声情并茂地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生动一课。

05

追寻历史谱新篇

“拾遗补忆”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临沂市银东社区、丰成社区,山东小三线纪念馆及相关厂区纪念馆收集三线企业历史变迁故事。他们查阅相关历史档案资料,走进位于临沂市蒙阴县向阳峪村的山东鲁光化工厂旧址实地调研,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会的副秘书长何民权,原国营山东红光化工厂党委书记穆宝忠,国营民丰机械厂原厂长刘芳,老职工代表张明泉、张德军、李威利等“三线”建设的亲历者、研究者进行访谈。探寻山东小三线建设历史及其所属工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挖掘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

“寻访·探忆·筑梦”暑期调研实践团赴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进行“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红色足迹看乡村振兴”暑期调研实践活动。他们走进朱村纪念馆听“钢八连”抗日的故事;走进沂蒙支前馆感悟军民鱼水情;走进柳编博览中心欣赏沂蒙人民精巧的手工艺品。他们也拜访了朱村“支前模范”王克昌和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红色讲解员”王经臣,倾听革命战争年代拥军支前的故事和十年间持续进行乡村建设,编撰《朱村志》的故事。

点亮“赞+在看”,转发给更多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