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23年第3期,目次14
摘要:信息化时代,智慧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是智能化技术、生物技术等关键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作为中国的第一产业,农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小觑的。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巩固农业大国战略地位,需要对智慧农业发展加以重视,将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种植等多个领域。基于此,该文首先对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阐述,其次总结智慧农业视域下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快速发展使得农业生产迈上新的台阶。农机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加速农机现代化进程,并有效地减少劳动力和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运用,主要是通过数据信息传输等方式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这与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是相吻合的。从国际层面来说,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是国际农业生产竞争的制胜关键,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对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应用进行深度思考。
1
智慧农业视域下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优势
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农业机械进行智能控制,从而缩短收割、害虫治理等工作环节的工作周期,同时也使环境信息采集分析等工作更加详细。不仅如此,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还能够自动识别不同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环境,从而对动作顺序进行调整,完成不同的农业种植需求[1]。
相较于传统的农耕,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替代人工操作,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智能化系统中的传感器能够实时反馈机器工作状态,并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系统进行调整,使农业机械始终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安全性与可靠性也显著提升。随着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工人只需通过机器对信息化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控,既能够节省人力资源,也能够减少传统农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智慧农业视域下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2.1 新能源技术应用
新能源技术种类繁多,使用频率较高的有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等。农业生产中,太阳能、风能、水力等均能够为农机设备运转提供电能,从而完成害虫治理、作物种植等种植活动。例如,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实现对太阳能的采集和储存。最后通过技术处理将其转换成电能,为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培养提供生长条件。不仅如此,因为太阳能发电装置可以吸收足够的阳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害虫、捕捉害虫,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后期的农药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农药等化学药剂使用对土壤等产生的不利影响。
2.2 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农业机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当前,自动控制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在中国农业种植、农业生产等的应用程度也愈发深入。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可以借助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田间工作进行实时监控。例如,将智能化互动屏幕安装在拖拉机等生产机械的操控室内,就能够对农作物收割过程进行管理。与此同时,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也可以借助自动化控制系统强化对农业生产过程、农作物加工过程的控制,进一步节省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除此以外,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还能够帮助农民更加快速、全面地收集农作物信息数据。即农业机械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对农作物生长条件,如土壤湿度、光照面积等数据进行提取,通过传感装置将上述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将最终的分析结果上传到自动化控制设备,由自动化控制设备执行农机管控指令。由此可见,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能够为农机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正常作业提供数据参考,从而有效进行自我调节,同样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2]。
2.3 电子智能化技术
电子智能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主要面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细致程度、准确程度要求较高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地研究农业机械的电子智能技术,而中国也已将其与农机设备相结合。基于电子智能技术的发展优势,产生了能够集农作物种植、农作物收割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农业机械设备。再者,以电子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农业机械还能够实现自主施肥、智能预警等功能,准确控制农作物灌溉角度与施肥用量,有助于实际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3]。
2.4 CAD技术有效应用
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可实现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理论设计。CAD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主要是对功能模块进行优化,首先明确模块位置,为预先设计开展奠定基础。由于以往的计算机配置性能较低,因此传统农机装备设计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智能CAD技术的应用是通过参数建立三维模型,不仅易修改,也容易理解。即在CAD技术的辅助下,客户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从而提高农机设计质量。以底盘的设计为例,利用CAD技术进行三维模拟能够初步展示设计结构,输入细微数据,农机设备的稳定性与操纵性能够显著提升[4]。
2.5 机器视觉技术
机器视觉技术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智能化技术种类。它的核心算法建立在一套严谨的逻辑系统之上,可以根据人脑的思考模式进行精确的逻辑计算。在此基础上,最初的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对作物的品质进行分析或检验。现阶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机器视觉技术不断更新,基于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系统等,能够对人类视觉基本功能进行模拟,准确识别农作物类别,并对农作物生长状态进行跟踪,减少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面临的不必要风险的发生。图像处理技术加入后,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农民可在此技术的支持下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分析,根据采集到的信息,了解作物的生长状况[5]。
2.6 GPS导航技术应用
GPS导航技术具备成本低、速度快等优势。GPS导航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结合能够收集一定区域内农作物产量、质量等数据信息,为后续农作物生产策略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基于GPS导航技术,日本研制出了无人驾驶拖拉机,能够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精准定位起始点,并自动按照设定路线行驶。此外,中国许多农业种植活动开展会使用小型无人机,这也是GPS导航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有效应用,使用者仅需要对飞行路径、高度等进行设定就能够完成大中小不等规模的自动化生产。相较于传统农业施药技术,无人机的使用使得农药使用量显著降低,传统农业施药存在的药剂漂移等问题也得到了良好控制。
2.7 机器人技术应用
机器人技术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主要产物。将该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中,能够更加准确的追踪农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态。例如,美国某研发团队设计出了能够自主测量农作物直径、覆盖面积等的新型脉冲激光机器人,该机器人是以天气热成像原理为主要工作原理的。不仅如此,新型脉冲激光机器人还能够对目标农作物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勘察,并将上述信息存储在中央控制器中,并自动形成3D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层层解析,能够推测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6]。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解决农业生产难题的重要之举。但目前智能化技术在中国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更加注重对农业机械智能化、精准化的研究,并建立完善的智能化技术体系,从而为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中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香服,张华.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2(14):48-50.
[2]程登武.现代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应用前景[J].南方农机,2022(14):90-92.
[3]王婧茹.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技术发展现状与方向[J].农业工程技术,2022(15):54-55.
[4]李凤红.现代农业机械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2(3):110-111.
[5]张筱桄.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1(22):19-21.
[6]施辉城.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与发展[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1(6):80-81.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END
2023年出版12期,刊号:CN11-5436/S。
邮发代号:82-133
订阅方式: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1008室
邮编:100125
订阅电话:010-59197087
订阅及投稿邮箱:nyxxh2015@163.com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