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践总结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河北复兴支队
01
实践地介绍
02
实践成果
03
队员感想
1
实践地介绍
复兴区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区西部。1959年9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邯郸时指出“邯郸是要复兴的”,复兴区因此而得名。复兴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复兴区是邯郸市的重工业区,下辖2乡、1镇、7办、45个居委会和56村民委员会,常住人口30万,区域面积160平方公里,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型工业城区。
2
实践成果
7月15日,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院校的同学们到达邯郸市复兴区,开展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青年需先行。在过去的十天里,支队围绕乡村农业,建筑,生态,产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展开实践调研与推广等等活动。
宣传工作
支队对当地农产品进行了直播宣传,并拍摄了非遗宣传片与优秀村支书访谈视频。支队公众号共发布原创推文14篇,阅读次数达四千五百余次。
中学励志演讲
7月18、19日上午,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河北邯郸复兴支队全体成员受邀前往锦玉中学和邯郸市第五中学,开展校园分享活动。由来自清华北大的同学们分享他们学习的独家秘笈,并与同学们展开交流、解疑答惑。队员们将自己的经验与感悟都分享给同学们,同时引导同学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和生活,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乡村文化振兴
结合复兴区生态发展所需,产出东高河墙绘,康庄旅游导览图,千亩油葵迷宫图。
在对东高河村进行实地调研后,队员们提取东高河村的特色元素,设计出以“相约美丽复兴,情醉高河故里”为主题的画稿。经过三天的不懈努力,队员们克服高温,大雨等困难,最终完成墙绘任务。
在对康庄乡的业态分布有了具体了解后,结合当地的地形图纸,支队为康庄乡设计了产业分布导览图,助力政府精准定位产业方向,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队员们在对东高河村千亩油葵进行实地观察后,根据油葵的种植情况,设计出了花田迷宫。迷宫建成后,将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带动东高河村的经济增长。
文创设计
队员们深入乡村,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并以金丝皇菊、进士楼、林下瓜为灵感来源为当地设计了一系列特色文创。
CRCS调研
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入东高河村进行入户调研,围绕村庄,家庭,个人开展入户调研活动,完成共计82份问卷,产出村庄规划方案,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村庄的基础设施;村民的住房情况、社会观念、幸福指数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了解。
农产品调研
支队关注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结合重工业向农业转型背景产出农业发展建议规划。
建筑规划
支队建筑组的成员结合复兴区建筑需求,对张岩嵛村进行调研,产出建筑规划与康养民宿设计图。
水利调研
支队对复兴区水利现状进行调研,产出复兴区水利现状综述调研报告,提出水利改造规划建议。
3
队员感想
在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中,每位队员都爱上了复兴区这片热情的土地,同时也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次乡村振兴实践让我对农村的基层治理、生态建设、产业振兴等方面有了实际的调查了解,学习到了宝贵的经验,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身怀本领、胸怀抱负的新朋友,也收获了通过团结协作把理论和汗水转化为实践和成果的成就感。这次实践让我看到了乡村面貌的变化的背后,是无数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和努力,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坚持的任务,涉及到与广大农村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复杂因素和工作细节,我将继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本领,争取以后为乡村振兴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朱廷
很高兴能参加此次实践活动,认识了很多很棒很给力的小伙伴,很感谢相遇的幸运,让我们一起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一起不断前行!
——林舒蔓
复兴队的实践当中,让我全面地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中各方面的落地生根,我所在的建筑组完成的一系列工作也让我有了更切身的体验,尤其是东高河存的墙绘工作,体现了实践队和当地领导良好和谐的沟通与配合,最终顺利完成,是“将画笔落在祖国大地”,是“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激励着我以己之力未来更多投身祖国建设的美好回忆。
——刘若兰
在邯郸市复兴区的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乡村发展的艰辛和希望,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文化、教育、生态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挑战。正是这些挑战,使得我对乡村振兴充满了信心和期望。在实践中,我看到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自身为乡村振兴所做的种种努力。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文化教育的传承,都在不断地推动乡村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这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工作,不仅让我对乡村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和责任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我希望未来我能够用我所学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梓涵
这个暑假,怀着一份让暑期更加充实为家乡做一点贡献的心态,我报名参加了此次实践项目,时间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交流,拉近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王梓菡
本次在邯郸的实践很难忘,与同学们一起走进复兴、触摸复兴,在感叹于乡村振兴发展之快的同时探求更优发展之路。这段时间里,我参与画墙绘、设计文创,与大家一起工作,在做实事、长才干的同时,更理解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重要性。支队成员们相互帮助、共同成长,无论是骄阳下的走访调研还是夜深之时的团队交流,都融入了无穷的温暖与情谊。这是一段宝贵有意义的时光,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政府、人民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智慧,也更理解了新鲜活力注入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在邯郸这片土地上洒下了热忱和信念,也衷心希望这片土地会越来越生机焕发!
——刘涵玉
第一次深入乡村,第一次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是在邯郸复兴。能够与村民、与基层干部面对面,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尝试性地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供想法和帮助,这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是无可替代的,也是我参与社会实践的初衷。在这一刻,我切实感觉到课本里的知识是有用的,希望我们的调研成果能真正帮助到当地的发展。同时还结识了一群有趣又有想法的小伙伴,是大家的团结互助使这次活动圆满落幕。
——陈艺萱
作为即将进入清华大学的准大一新生,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河北复兴支队的社会实践之前,我对于乡村振兴的了解总是停留在书本中的描述。可是当我真正深入了社会的毛细血管,愈是深入了解,愈是感到乡村振兴事业的任重道远和大有可为。村民的质朴和真情,企业负责人的坚定与期望……这样的一幕幕总能勾起我心中对于乡村振兴事业的情愫,使我深感自己对于乡村振兴事业的责任重大。进入校园后,我会继续积极参加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将自身的知识转化成乡村百姓的福祉,把成果写在乡间的田野,人民的心中。
——任瑞凯
通过这次为期十天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我们深入邯郸市复兴区基层,通过拍摄视频、宣传、墙绘、直播等等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复兴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府、居民对我们实践工作的热情支持也让我深受感动。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一定要贴近乡村实际做出有意义的成果,改善居民生活,希望有机会能够再次前往河北邯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赵予嘉
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深入到了复兴区的各个乡村,对当地的发展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新的认识。乡村振兴的是一场一代代敢于奉献,吃苦耐劳的人民接力奋斗的“长跑”,广大青年应深入到基层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祖国的沃土上施展才华。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乡村的面貌,敢于在乡村中磨练自己,不断扎实开展工作,开创振兴的新局面。
——史若玫
在复兴区的十天时间里,随支队进行了乡村相关的调研,对农村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对于复兴区的乡村产业转型,环境治理等各方面也有了切实的感受,也接触到了很多坚守基层的工作者,深受其鼓舞。十天的时间学到了很多,自身也参与到乡村建设的一部分中去,收获满满。
——董永康
这次乡村实践对我来说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通过切实的工作和学习更加了解了我国乡村的现状,及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的成果以及开展的方式方法。自己作为建筑学的学生,在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筑风貌提升等工作时,不仅积累了更多现实工作的经验,更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了自己参与相关项目的能力。不仅如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深刻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学子该肩负着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对我国的全面发展该怎样用具体的行为尽自己绵薄的力量。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自己也将以实践精神为指导,不断学习,不断前进。
——刘瀚锴
十天时间,从城镇到乡野,从理想到现实,对话创业者、坚守者,看到不善言辞的背后对这片土地质朴的情愫。我们一起回顾过去、描绘当下、憧憬未来,在力所能及之处留下足迹。“邯郸是要复兴的”,一代又一代人正深信着、努力着。
——赵乙玮
欢迎扫码关注
图片丨全体队员
文案丨全体队员
排版丨史若玫
审核丨高晨曦
责编丨董永康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