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乡见】95:上半年的水稻总结:算是碰到一个好年景,但烘干是个大问题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8-18  08:41:21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为农村与生活、农业与生命记录

到了八月中旬,今年春造的水稻是正式告一段落了,除了还有十来吨在加工厂排队打包装,哪些是民哥留着自己做品牌用的,其他都已经完成销售。今年上半年雨水充足,水稻管护得当基本都有个好收成,尤其突出的是双江的300亩丝苗米,亩产达到接近1200斤,虽然因为台风、倒伏等原因少收割了一部分,账面上算起来才1100左右,实际是达到了1200斤亩产,这个数字,在双江镇可以说是历年来最高一次的丝苗米测产,尤其难得。

跟海峡研究院刘院长在双江基地体验碳源肥

上半年种了五个地块的丝苗米,主要品种是象牙粘跟19香、泰香优三个品种,集中在灯塔盆地农高区周边,灯塔盆地作为河源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是有原因的,生态环境好、交通位置方便,有大量连片的农田,为现代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提供了先天条件。再加上今年上半年雨水充足,基本上是一个星期一场雨,为作物提足够的灌溉,上半年不管哪里,种水稻的都是丰收年。

细长的象牙粘

象牙粘在河源地区表现很突出,今年的种子是跟韶关曾同学拿,他是韶关有名的种植大户,算是把象牙粘这个传统丝苗米品种玩的明明白白。种出来之后给他快递了一些品尝,也是赞不绝口,我个人感觉是要优于韶关出来的品种,毕竟河源的生态不是韶关可以比拟,韶关是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土壤、水分已经不堪负荷,灯塔盆地农高区就在万绿湖边上,二十几年前万绿湖就把工业迁移的干干净净,虽然牺牲了一时的经济,到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真的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目前制约了水稻发展的瓶颈应该是烘干跟加工,尤其是烘干,收割下来两天内就要烘干或者晒干,收割季节本来就集中,就目前河源那点烘干的吞吐量,覆盖不到河源水稻产量的10%,我们也是吃了大苦头,快要收割了到处找烘干场,之前答应的都没办法实现,要烘的太多了,几个烘干场的老板们都忙的鸡飞狗跳的,后面还是到处托人,才勉强在两个烘干场给我们挤压出来烘干线,差点就准备拉到韶关去烘干了。烘干后加工也没空,收割了快一个月了还没吃到我们包装的丝苗米。小农经济那种马路边操场上晒干的方式不可能适合大户,预见未来几年随着产业振兴的深入,烘干这个问题将会愈加突出。

今年我们尝试了珠海海峡研究院的碳源肥,这是一种叶面肥,用无人机喷洒,效果很明显,不过是产量、米香、口感都有明显提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碳源肥是华南农业大学跟台湾几个科学家联合研发的,原理是补充碳源、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达到健壮植株、增加有机质的目的,效果用起来确实也是不错。

本文作者:老黄
部分图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推文发布频率工作日
本文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特此声明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