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俄乌冲突背景下化肥供应链趋紧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8-18  15:39:25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化肥特别关注

粮食保障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重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还是重要化肥出口国。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国际粮价攀升,粮食危机加剧。

而近期中国化肥供应趋紧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前期装置开工率偏低,厂家库存偏少;二是前期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社会库存整体偏低;三是出口形势好转,尤其近期出口法检周期有较为明显缩短,化肥出口量出现明显增加。

不过中国化肥产能庞大,尤其氮肥及磷复肥产能处于过剩状态,随着开工率提升、产能释放,供应量将随之增加,可有效保障下游需求。

近期关于印标出口消息面仍在影响市场,短期内尿素行情仍是易涨难跌。目前尿素出口仍执行法检,周期缩短;但后续出口能否延续利好,尚待国家政策面消息指引。抛开出口,从供需面来看,长线来看国内尿素市场或将整体偏向下运行,阶段性行情不断。

01

磷酸一铵

2023年上半年受外围环境冲击、国内上游原料持续走跌,需求持续低迷影响下,磷酸一铵价格持续下滑。下半年,秋季高磷肥市场需求旺季来临,下游复合肥企业前期原料需求跟进不足,陆续备货,交投气氛向好,价格逐步止跌反弹;俄乌黑海粮食协议以及双方冲出的持续发酵,使得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扬,同时推动粮食的粮食-化肥价格的抬涨,另外正值国际市场需求旺季,尤其美国需求强劲、巴西、阿根廷需求跟进,还有现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持续贬值,原料价格不断上扬,成本持续抬高,以上因素推动了磷酸一铵出口、内销价格的持续上扬。截止目前,11-44出口离岸价上调至425美元/吨附近,较7月初涨幅超过70美元/吨,个别报至460美元/吨;国际行情继续带动国内行情跟涨,目前国内55粉出厂价2850-2900元/吨,较7月初涨450-500元/吨。不过随着价格的持续高涨,下游接受度逐步降温,高端价位成交有限,而且现阶段磷酸一铵行业产能利用率60%偏上,处于较高水平,秋季原料备肥缺口在缩小,国际需求旺季将在10月份过后趋缓,因此预计磷酸一铵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02

磷酸二铵

7月17日,因俄乌冲突的进一步加剧,俄罗斯宣布退出黑海协议,全球粮食供应量减少,粮食价格出现上涨。7月20日以后,印度禁止除蒸谷米、印度香米以外的大米出口,之后阿联酋、俄罗斯也出台关于大米的出口限制,国际米价大幅上涨至12年以来的新高,有利的刺激了种植国家化肥的进口积极性。加上在印度尿素招标及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利好带动下,国际尿素价格快速升温。提振国内及国际市场情绪。

需求方面,磷酸二铵国际主要进口国家印度需求持续跟进,孟加拉再次发布磷酸二铵和重钙的采购招标、巴基斯坦开始入市采购,泰国国内由于降雨增加,进口需求也有所回升,国际货源供应表现紧张,刚需支撑下,国际市场二铵成交价格不断走高,截止目前印度到岸价较7月下旬最低价上涨约120美元/吨至560美元/吨CFR附近,涨幅约27.27%。

出口利润的不断扩大,提升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出口走船量增加,但国内秋季小麦肥备肥初期,多数贸易商心态观望为主,备货少量,国际价格上涨后,国内采购积极性提升,国内外需求两旺,导致国内市场货源供应紧俏,货紧价杨,国内市场贸易商报价不断攀高。二铵企业多数执行稳价保供政策,收款价格随行就市为主,目前多数二铵企业仍有部分出口待发,虽产能供大于求,但国际国内需求重叠,国内市场货源仍显紧俏,市场可贸易货源有限,下游贸易商备肥量仅3-5成不等,秋季小麦肥刚需仍存,整体看秋季磷酸二铵行情以坚挺运行为主。

03

复合肥

中国复合肥总产能在1.5亿吨附近,年产量在5500万吨上下,年进口量在100万吨上下,年出口量(含三元和二元)在150-200万吨附近。近期中国复合肥市场受原料持续上涨、成本上升提振,价格稳步上行。目前正值秋季生产备肥旺季,企业装置利用率提升加快;但因经销商提货集中、且随着市场铺货的展开,部分产品供应偏紧。另受季节推迟影响,预计今年秋季肥生产延迟,部分区域大量或集中走货或将持续到9月中下旬甚至国庆附近。由于复合肥产能庞大,且秋季下游需求相对分散,终端用肥从9月延续到11月,因此供应虽有偏紧迹象但尚有保障。

进出口方面,据统计,2023年1-6月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进口量同比增幅为59.07%,其中来自俄罗斯的数量为19.33万吨,占上半年总进口量的30.41%。中国与俄罗斯接壤,运输便利,受俄乌冲突影响有限。出口方面,无论氮磷钾三元肥还是氮磷二元肥,我国货源主要流向东南亚及非洲等地,随着国际需求的回暖,出口形势有一定好转,据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1-6月中国(三元+二元)复合肥出口量96万吨,同比增幅为15.51%。不过相对国内的供应量,复合肥进出口占比较小,对国内供应面影响有限。

综上可知,近期中国部分化肥品种出现阶段性供应偏紧是多因素共同所致,预计随着出口政策的及时调整、有效产能的逐步释放,中国化肥供应偏紧状态将迎刃而解,不会对粮食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信息来源:隆众资讯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