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队伍建设”。因此本调研团队通过对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三个特色乡镇充分的田野观察,在充分掌握当地区情、镇情、村情基础之上,着重解释乡村能人在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服务、文化更新等一系列社会建设工作中的切实作用,探求并总结三地乡村能人在农旅融合新业态过程中的作用模式及特色之处。
白日千人拱手
夜来万盏明灯
第一站:永寿镇
在永寿镇的实地调研过程中,我团队分为三组进行,每个团队选择不同路线,走访各个村民农户,询问有关乡村整体风貌、基层干部效率、能人领办方式、自身收入改变、农旅产业了解等问题,并客观记录下村民的回答情况。在问卷调查结束后,我团队将调查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深入客观的剖析问卷所反映出的情况,并进行问卷总结。
另日,本团队前往陌野农家乐与老板刘乐进行了对话访谈。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永寿镇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困难,同时刘老板也热情地向我们分享创业的成功经验,并号召广大年轻人回到家乡,投入乡村振兴的行列中。
随后,我们前往河塘村村委会对徐小龙书记进行访谈。徐书记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政策,以及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的建设规划和措施。徐书记还深度地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农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同时还向我们推荐了当地有名的乡村能人,并且介绍了他们对当地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计划与展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永寿镇
调
研
心
得
通过此次调研走访,我们得知永寿镇主要产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目前正积极培育旅游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在乡村振兴道路中,永寿镇不仅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稳住总量、优化布局、压实责任、严控新增、盘活存量、严格执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好国家安全线、生命线和政治红线。与此同时,永寿镇还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抓住新时代发展潮流,把握时代发展机遇,运用经济发展规律,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农旅结合的新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永寿镇全体成员,勠力同心,团结一致,共建金色岷江旅游带,携手追逐乡村振兴梦。
稻花香里说丰年
乡村振兴耕耘田
第二站:永丰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得知永丰村的发展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现在高标准农田基本建成,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通过 2022 年的坟墓搬迁、房屋腾退、林盘整理等政策,开发 240 余亩耕地,高标准农田已达 3340亩。村上三个“只增不减”政策包括粮食产量、种植面积、耕地面积,为本村农业发展提供保障。针对“天府粮仓”的建设,永丰村对已建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优化升级,在 09 年建设高标准农田之后,许多设施已老化损坏,村委会对沟渠和道路进行了修缮。另外,永丰村村还实行了“田长制”,每位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责任区,每周至少巡田两次,防止农田非农化、非粮化。
永丰村特色亮点
在与王敏书记的交流中我们得知,永丰村内设“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又叫专家大院。许多有关土壤、水文、生物方面的农学专家常驻于此,为种粮大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当地居民有关农业种植的问题也可以来请教。科技小院促进了农民知识学习和技能提高。此举措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村民对于种粮方面的问题,而且可以及时监测粮食生长情。对高标准农田的基本建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永丰村
调
研
心
得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永丰村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为了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永丰村也在积极打造相关景点,目前主要来说,是以当时习总书记视察的路线为主题,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以党建、团建为目的的旅游项目。提倡永丰片区规划为其提供了发展机会,永丰片区包含 9 个村庄,从“西部药谷”到永丰村,东坡区文旅局规划在南北两个大门分别建设两个游客接待中心,但是具体落实的时间还有待商榷。所以目前就以永丰片区大环线和永丰村小环线构成旅游参观景点。
守“望”相助
知“苏”达礼
第三站:望苏村
根据实地调研走访,我们得知望苏村以柑橘产业为主,是东坡区最大的杂柑生产基地和最大的爱媛38 号生产基地,年年举办的爱媛丰收节,成了业务洽谈、农资销售、技术交流的盛会。望苏村靠着产业发展致富,借会节扩大效益,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望苏村以水果产业为依托,借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探索农旅融合的新模式,将家庭农场做优做强。全村现有柑橘 8000 余亩,小水果 500 余亩,在政策扶持下,技术普及率达到 70%,进行机械化打药、人工采摘,具有皮薄、汁水多的优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望苏村的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
望苏村作为一个因三苏文化而闻名的乡村,村内有石佛山、燃灯寺、望苏庵等三苏遗迹遗址。近年来,望苏村以良好的生态为底色,夯实水果产业基础,深度挖掘相关资源,以三苏苑为中心,辅以石佛山、鸿化堰、寿尊寺等景点,推进周边环境改造整治和民宿建设,从而辐射带动全村乡村特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作为东坡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望苏村,近年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先后荣获“全国宜居村庄”,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美村”,全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根据网格员张静(化名)的介绍,我们对望苏村的整体风貌有了大致了解,针对农旅融合产业发展和能人治理这一重点问题,我们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望苏村特色亮点
在与张静(化名)的交流中,我们得知望苏村村委会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年轻的返乡大学生。他们在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选择报考大学生村官,回到家乡做出贡献。他们返乡后主要从事管理层岗位,为广大村民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参与集体决策,为村集体的整体发展出谋划策。
在农业方面,村内柑橘种植业大户积极学习优秀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采用先进滴灌、喷灌技术,提高灌溉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同时,望苏村的柑橘种植大户还积极培育新型优良品种,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集体收益的同时,还提高了望苏柑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促进了望苏村柑橘产业的长期发展。
在旅游业方面,村内柑橘种植大户和村集体共同出谋划策,打造了以“苏文化”为主线的旅游业,开拓了田野农家乐、柑橘采摘体验、苏文化特色景点等独居地方魅力的旅游项目,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地方优势,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农旅融合发展的典范乡村。
与此同时,望苏村的诸多基础设施及景点建设的资金来源都由几位在外地经商的老乡提供。还有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从事金融管理和市场营销行业,听闻望苏村在打造柑橘特色品牌,他们也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帮助家乡柑橘种植业大户与市场对接,打造品牌,错峰上市,提高销量,增加农民受益。
望苏村
调
研
心
得
此次实地调研,望苏村的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状况及其能人治理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乡愁”为主导的多元发展模式突破了原先乡村产业的单一发展形式,将原先相互割裂的几大产业的特色优势整合起来,形成集群效应。在该发展模式中,望苏村的各大能人也发挥了各自优势。望苏村的能人主要有返乡大学生村官、当地农业大户、返乡创业大学生及投资商等。各类能人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发挥作用,将自身所学知识、技能融入集体经济的发展当中,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崭新活力。
结语
通过此次在眉山的调研之旅,我们团队收获颇丰,感触颇深。本次调研活动的开展,力求分析当地发展现状,探求成功经验,总结业态培育方式,为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融合提供经验借鉴,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探析当前时代背景下,永寿镇、三苏镇、太和镇能人为什么能如何能的本质,以及个人能力与乡村治理能力二者的匹配,如何运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到乡村治理之中。在深入扎实调研的同时,我们也增强了对国情、社情的体悟,关怀乡村发展,培育浓厚的乡土情怀,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实现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
文 胡舸洋
图 范梓桐 段浩然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