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暑期研学】陈思源:游六朝古都 赏园林美景------记南京、苏州之旅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8-28  11:17:33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游六朝古都 赏园林美景

------记南京、苏州之旅

研学旅程

七月下旬,我们一家人开启了南京、苏州之旅。作为一个从小就在北京长大的北方人,我对南方那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向往已久。这次旅行,也算是实现了我的一个愿望。


南京
六朝古都
南京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称,明清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

博物馆
西汉金兽
当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时,当地的博物馆是旅行第一站的不二之选。南京博物馆的展品中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其中最出名的要数镇馆之宝——西汉金兽。西汉金兽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呈豹形,蜷伏状,豹头枕伏于前腿之上颈部戴三轮项圈,头顶有一环纽,通体锤饰圆形斑纹,这是中国考古发现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是古代金属铸造工艺和金器捶击工艺这两种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

中山陵
孙中山先生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走过329级石阶,便来到了祭堂,祭堂中央供奉孙中山坐像。孙中山先生身着长袍马褂,高额广颐,手持一本长卷,那凝视着前方的深邃目光,那凝重的身躯,给肃立于此的人们以难忘的启迪。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推翻帝制,一生奔走革命,但仍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直到红旗插上总统府的门楼。 

总统府
600多年的历史

顺着时间的印记,我们来到了总统府。总统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天王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


 
夫子庙
秦淮风光 江南贡院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部,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十里内秦淮河为轴线、明城墙为纽带。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以儒家思想与科举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涵,集自然风光、山水园林、庙宇学堂、街市民居、乡土人情。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经历代修缮扩建,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朝同治年间,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江南贡院从建成至晚清废除科举期间为国家输送八百余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张謇、陈独秀等皆出自于此。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建设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在博物馆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号舍。每间号舍宽1米,深1.3米,然而考生要在里面待七八天,吃喝拉撒俱在号舍。这样的环境,比现在的高考难多了!

在南京,还是以参观建筑、感悟历史为主,而到了苏州,我便领略到了江南风情。
苏州园林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假山多为太湖石,有着“透、瘦、漏、皱”的特点。

拙政园的整个环境虽由人做,自然生态的野趣却十分突出,尚保留着明代建园之初的风范,被认为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和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其晚间独具江南特色的表演,如评弹,昆曲,昆剧等不容错过。
启园,是一处始建于民国时代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坐落在太湖东山东部。整个园林中,四面厅复廊转湖、假山、新楼构图均衡,十分和谐。既融苏州园林小巧玲珑、曲折幽深的艺术特色,其中水系与太湖相通。


雕花楼
精美的雕刻
雕花楼位于太湖西山,能传世至今的重要原因是它那无与伦比的雕刻。一进楼,映入眼帘的便是精美的雕刻。其中的梁柱、门楣、长窗,到处都是美妙的木雕花饰;其门楼和照壁、墙体,则是用沉稳厚重的砖雕而成。再加上3000多件雕刻,从大的砖雕匾额,到小的木雕花窗,或花鸟鱼虫,或戏文故事,绝无雷同。


总结
文化之旅
这次江南之行,我看到了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感受到了夫子庙的热闹非凡,体会到了中山陵的庄严肃穆;品尝到了茉莉花饼的清香。此次旅行不仅使我对南方人文、历史、园林、美食有了感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中国千百年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更迭传承,深刻领悟到了中国历史进程的蜿蜒曲折,更认识到了华夏儿女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收获颇丰!
作者简介

---------

陈思源,男,性格内向,属于慢热型的人,与人为善。在学习上相信“天道酬勤”,韧性强,对事物有自己深刻的认知。认为“君子可内敛不可懦弱”。享受篮球擦过篮网的水花声,喜爱在象棋盘前运筹帷幄的感觉。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周易与中医颇感兴趣。

---------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