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识别与预防
玉米大斑病又称为玉米条斑病、玉米煤纹病、玉米枯叶病或玉米叶斑病,是危害玉米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玉米感染大斑病病菌后,叶片初期产生淡黄色褪绿长条斑块,后期褪绿斑变为灰色大的梭形病斑,严重发生时多个病斑合并,病斑面积占到叶片面积的一半以上,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造成雌穗秃尖、减少穗粒数、降低千粒重。
【症状和特点】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大的病斑可长达15一20厘米、宽1-3厘米。在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部分表现为坏死斑。田间湿度大时,病斑在叶片正反两面可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
玉米大斑病以浸染叶片为主,也可浸染叶鞘和苞叶。通常为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但如果前期发病条件不适合发病,后期才有适合的发病条件,这时就会有中、上部先发病。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呈不规则形状,甚至整叶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种子也能携带少量病菌。田间菌源主要来自玉米秸秆越冬病组织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气流传播;初侵染发生在玉米吐丝抽雄后,经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或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玉米大斑病的流行。灌浆后期每次降雨都会形成再侵染,降雨次数越多,大斑病的发生就越重。
【影响因素】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决定于玉米品种的抗病性、当地的气候条件、作物的栽培条件等。玉米大斑病属于气传病害,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玉米大斑病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后病害的发展会受到抑制。温度决定着大斑病发生和流行的区域,但并不是影响病情轻重的决定因素。降雨天数、降雨量和夜间露量的多少是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玉米在拔节到出穗期如遇连续阴雨天,易导致病害发展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大多数年份春玉米受害较夏玉米重。玉米生长后期多雨寡照,造成温度低湿度大,非常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遵循“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加强预防,发生严重时利用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
①抗病品种。选用芽率高、抗病性强、品质优、有包衣的玉米品种,尽量选用早熟品种。
②农业措施。适期早播、施足基肥并增施磷钾肥、中耕除草培土、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都可提高植株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集中处理秸秆或实行轮作均可有效降低第二年的危害程度。
③早期预防。药剂可选择代森锰锌、多菌灵、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戊唑醇、氟硅唑、异菌·多·锰锌、丙环唑•嘧菌酯等。在喇叭口期进行第1次预防,10 天后再防第2次,第2次防治要轮换药剂品种。
大斑病发生初期
病斑在抗病品种上的表现
染病叶片表面产生霉层
大斑病重发田
供应航麦287存麦11新麦45伟隆169周麦27天民198郑麦1860周麦36百农207百农307百农607百农4199烟农1212扶麦368西农979存麦20新麦26师栾02-1泛麦8号郑麦136小麦种子
电话/微信18603774896
QQ405971949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