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享了甲烷系列:甲烷(1)| 甲烷排放现状及排放机制、甲烷(2)| 大气中的甲烷来源及机理、甲烷(3)| 甲烷排放量测算方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一)八大行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二)十大技术、畜禽养殖业(一)畜禽养殖业碳排放现状及畜禽粪污碳减排技术,今天继续分享畜禽养殖业(二)反刍家畜胃肠道碳减排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饲料营养调控技术
1.技术内涵
通过改善饲料的结构组成、供给品质优良的饲料原料等途径来实现碳减排改善饲料结构包括调节不同类型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调节碳水化合物与粗蛋白的比例等途径,从而减少产甲烷菌生成甲烷所需关键底物一一氢的供给量,进而减少甲烷的生成。当增加饲料中非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时,甲烷的排放量可降低10%~30%。改善低质饲料(主要是粗饲料)的品质可以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每单位动物产品的甲烷排放量。可以通过采取合适的加工和储存方式(如青贮等 )、选用较高消化率的高品质饲草种类等途径改善粗饲料品质。饲喂青贮粗饲料比干粗饲料产生的甲烷要少,饲喂青贮玉米的奶牛甲烷排放量比饲喂干草的要低20%。
2.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加深对饲料营养成分利用效率和胃肠道微生物功能之间相互关联的理解,制定调控瘤胃发酵和减少甲烷排放的有效饲料营养调控措施。同时,加强牧草新品种培育研究,培育高产优质牧草新品种。另外,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畜禽养殖和饲草料资源特征,有针对性地研发减少畜禽胃肠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饲草加工提质技术。
3.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饲料组成、胃肠道微生物功能和甲烷减排之间的关联机制不清晰,需要针对不同家畜品种、生命阶段和生产需求,利用饲料原料成分特征构建能够实现甲烷减排和提升生产效益的相应饲料营养调控技术体系;牧草储存加工中干物质损失机制、关键养分及元素转化路径、效应因子对家畜机体营养的调控机理不清晰,需要建立有效减损、提质、增效、安全及节能的牧草加工技术体系;针对我国优质高产牧草品种严重短缺和新品种培育中面临的重要瓶颈等问题,发掘牧草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资源及调控元件,利用牧草分子遗传转化技术平台,推进牧草新品种的培育。
2)低碳排放家畜品种选育技术
来源:苏航聊ESG碳中和
声明:本平台转载分享的文章,旨在传递行业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如有冒犯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