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乡村振兴书记谈(包头市达茂旗旗委书记 贾保良)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9-07  13:39:29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提质增效    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2年,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达茂旗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包头市部署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一是突出产业兴旺,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坚持绿色兴农兴牧、科技兴农兴牧、质量兴农兴牧,一手抓种养,一手抓加销,加快打造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建设规模化产业基地。稳定以粮为主的种植业,新建高标准农田7万亩,打造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区50处,建成红皮小麦、小杂粮、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基地30万亩,建设有机黄芪种植基地2万亩,粮食产量力争达到2.9亿斤以上。培育发展种业,建成千头高端肉牛种质创新示范基地1处、百头以上繁育试点10处,建成百只以上繁育核心群10处;建设蒙古芪、绿头蒜育种基地1万亩。大力发展草业,打造百万亩有机牧草基地,推动草都公司建设智慧牧业产业园,建设有影响力的区域性饲草料交易中心。优化发展薯业,打造2万亩绿色马铃薯种植基地,引进中国薯网搭建马铃薯销售电子商务平台,延伸打造马铃薯全产业链。全力发展肉业,建成千只以上肉羊、百头以上肉牛养殖育肥场50处,打造十万头肉牛、百万只肉羊、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探索发展肥业,推动白彦花煤田生物有机肥转化项目,结合乡村环境治理实施30万吨人畜粪污转化有机肥项目,用两年时间实现农业有机肥使用全覆盖。打造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土地规模化流转30万亩,突出党支部领办创办,建成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50个,积极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培育以家庭牧场、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300户。建成具备百万只肉羊、十万头肉牛屠宰加工能力屠宰场,培育壮大小杂粮、菜籽油、奶制品、肉食品、黄芪饮品等五大特色食品加工体系,打造具有达茂特色的绿色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数字赋能,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打造智慧牧场20个以上、智慧种植基地2个以上,建成达茂农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打造冷链物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社会化服务和疫病防控四大服务体系,冷链物流仓储能力达到3000吨以上。加快建设完善黄花滩绿色食品加工园,引进入驻企业10家。搭建农畜产品电商平台,支持供销社与邮政公司联合建设智慧仓储物流体系,做强做大京东达茂馆,推广“线上直播、线下体验”模式,培育直播带货网红20个。强化达茂旗总部经济园服务功能,加大与内蒙古农畜产品输出协会合作,在北京、呼市、包头建设农畜产品直营店。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0家,新建辐射周边区域的草畜交易市场1处。

      二是聚焦乡村环境,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坚持人民至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牧区环境更美、品位更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严格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强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高原生态保护和修复荒漠化等重点生态工程,规模化修复林草10万亩,推进草原生态数字化监管。持续开展“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地更净、城乡更美丽”五大专项行动,在工业、农牧业、城乡用能三大领域培育零碳产业,用好广袤草原、广阔农田扩大碳汇增量,创建自治区低碳旗县;深化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推进草原碳汇研究,打造“达茂蓝”“草原绿”等生态产品品牌,让达茂旗成为生态包头的“后花园”。打造良好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紧盯农村牧区危旧土房拆除、白色垃圾清理、人畜粪污利用三项任务,持续清净草原、清理田园、清洁家园,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健全生活垃圾户清理、村收集、乡镇运输处理模式,建制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坚持户厕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推进,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新建村镇污水处理厂3处,建制镇、中心村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优质生活环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7公里,改造农村牧区电网535户,新建各类供水工程67处,布局新建5G基站45个,实施12668户清洁取暖改造,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向农村牧区延伸,让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有质的提升。

      三是坚持党建引领,焕发乡村治理新气象。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守住底线保障。落实五年过渡期政策,强化扶贫资金资产监督管理,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4个,围绕“一业一策”“一村一品”,探索研究“光农、光牧+碳汇”的草原农牧增收模式,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强化组织引领。分批次分领域对嘎查村干部进行专题培训、“线上月考”,持续整顿提升倒排5%相对后进嘎查村党组织,夯实组织基础。创新党群综合服务模式,深化“党建联盟、村银共建”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推广腮吾素“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农牧民富在产业链上,40%的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加强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回流”行动,鼓励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建立柔性引进人才机制,完善“十佳返乡创业能人”“十佳农牧业科技服务人才”等荣誉表彰体系,营造“引才聚才用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吸引优秀人才走进达茂、创业达茂。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等平台作用,持续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文明村镇、文明户创评活动,推动农村牧区移风易俗,让“树新风、弃陋习”蔚然成风,提升农牧民精神风貌和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激发群众爱家乡、创事业的精神动力。提升自治水平。推行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的多元融合治理模式,引导支持离任村干部、老党员等投身乡村治理,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自治的热情,实现基层治理活力和治理效能双提升。

▌本文来源:内蒙古农牧厅

▌编辑:刘娜

▌一审:敖登

▌二审:杜雪林、贾云林

▌终审:阿拉腾巴根那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