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
(市骆马湖岸线管理中心办事员,挂职宿豫区永兴社区第一书记)
自被组织选派到宿豫区仰化镇永兴社区担任第一书记负责的乡村振兴结对帮促工作以来,结合实际开展各项驻村工作。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目前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过度,我认为第一书记是起到脱贫与振兴衔接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
在融入中奋勇前行
乡村振兴的难度要高于脱贫攻坚。我认为融入,是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课。融入,就是要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干起,干到群众心坎上,道路、基础设施、环境、休闲娱乐……一个个民生项目实施,捐款、助学、低保、小额贷款……一件件民生事宜帮着办理,群众能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在局领导大力支持下,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帮助困难群众购买江苏医惠保一号、党群服务中心路面提升、新建党建公示栏、人居环境治理等,积极对接市级急办项目资金为仰化镇中运河堤防应急防护项目;依托“娘”家及工作队资源优势开展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防震减灾培训、健康培训及农业技术培训、志愿者活动、关爱老人、节日慰问等,共计到村慰问资金近16万元。带着项目和资金,带着好作风,更带着一颗火热的心。
在奋进中发挥才智
作为第一书记要有促膝长谈挖穷根的思想,脑袋里要把帮促路线蓝图绘画好,实践证明,无论是彻底摆脱贫困,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必须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既要摸准穷根子,更要找准富路子。驻村第一书记要积极发挥党性强、懂政策,利用好后方单位支持的优势,激发村子优势,培育产业、引进项目、争取政策,为村子找准致富法子、蹚出发展路子。不仅增强了村子的“造血”功能,还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新思路,激发了村民的信心和活力,今年经多方奔走,争取2023年度帮促项目资金并得到镇领导支持,由仰化镇政府牵头拟建设4000平方标准化厂房一栋,建成后通过租赁收入实现收益和可持续发展;经多次对接市农科院相关部门沟通,拟近期进行实地调研,针对社区情况计划再引进2共成熟且投资小而稳的项目,谋划农业经纪人真正实现(能人+合作社+农户)的健康模式助力增收。
在淬炼中磨砺成长
农村就是前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自从挂职到社区工作,才真正知道在基层身怀十八般武艺,各项任务,都要落实在基层,经过几年的工作,要坚定做起”厚脸皮”、不做” 清谈客”,雁过留声,帮促要促到点子上,就是要跑上跑下跑市场,争取项目申请资金,如:水利基础设施、修路、建桥、安路灯、健身器材、文化活动搞起来,让村里富起来、美起来。更要为村里培养人才,把机关优秀传统带下来,让党组织作用强起来……,只有第一书记接地气、经风雨、长才干,才有了沉甸甸的收获,目前永兴社区经营性收入到账100余万,预计2023年村集体收入超160万元。
在引领中建强堡垒
强基固本、建强村党组织是摆在第一书记面前的首要任务。要主动与村“两委”协调配合,主动担当,齐心协力建强村党组织,把支部的威信树起来、把队伍的治理能力提起来、把“堡垒”的战斗力激出来、把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就能为派驻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下步工作打算
精心谋划寻求企业和民间资本合作,组织成立乡村产业龙头企业,推行“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乡村产业;做好血脉亲情和乡情乡愁“牌”,动员离乡人才中的企业家和优秀人才回乡创业,逐步完善乡村产业链;建强组织能力谋求发展合力。
只有支部强,人才聚,产业兴,村子旺。乡村振兴才能站上新起点,奋进新征程,用汗水浇灌土地,把希望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拟稿人:张 译
审稿人:于广伟
审核人:王燕妮
发布人:卞雨晴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