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南湖•初心讲堂直播间》:农创客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让“千万工程”焕发青年味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9-15  20:57:59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乡村振兴的“关键密码”是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乡村振兴的内涵亦在不断丰富。2021年,浙江启动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并出台政策意见,从资金、用地、科技、人才等多方面扶持农创客发展,不断优化创业环境,计划到2025年,累计培育农创客10万名,辐射带动农民100万名。

在海宁,越来越多的“农创客”正在为乡村振兴点燃“新引擎”,他们将新思路、新技术、新业态带入乡村,让古老乡村成为有奔头的地方、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山间田野成为奔向共同富裕的希望之地。


左:崔涵;中:朱乔煜;右:吕学超


本期节目

《南湖•初心讲堂直播间》上线 海宁市袁花镇双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吕学超;共青团嘉兴市委员会委员、嘉兴市农创客联合会理事、海宁市农创客联合会副会长、海宁市泥土香特色种养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朱乔煜,一起走进直播间,聊一聊农创客是如何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让“千万工程”焕发青年味。

访谈内容

主持人:我知道朱乔煜有很多的头衔,共青团嘉兴市委员会委员、嘉兴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嘉兴市农创客联合会理事、海宁市农创客联合会副会长、海宁市袁花镇新联会秘书长,你更喜欢哪个称呼?是什么促使你回到农村进行创业?

朱乔煜:我更喜欢“新农人”这个称呼。你刚刚说到的这些称呼都是对我创业事业的肯定,但回归本身,我还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农创客。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新时代青年应知农、爱农、兴农。与我而言,农业创业青年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有无比广阔的施展才干的舞台。

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了父母的影响。我的母亲沈建利,她是海宁市泥土香特色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因为对农业的热爱与创业的执着,我母亲从07年开始就对100 多种进口李子的品种进行试验,历时三年终于成功嫁接改良了本地的檇李品种,由于泥土香的檇李口感很好,品牌效应也慢慢显现出来,周边越来越多的村民都对种檇李感兴趣。我父母想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和村书记联系,陆陆续续给周边的农户免费发放檇李苗,到后来全村1700多名农户都种起了檇李。几年下来,鲜甜的檇李成了双丰村的“代名词”,双丰村也被成为“浙北檇李村”。父母不单要顾好自家的40亩檇李田,还经常挨家挨户讲解檇李种植技巧,帮大爷大妈们解决各种疑难杂症问题,虽然很辛苦,但父母从无抱怨、乐在其中,我自小在这样的氛围长大,对这片土地、这个行业都有很深的感情。因此,一毕业我就想回到自己家乡试一试,利用大学所学的市场营销专业,一方面想着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另一方面想把自己在大学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干出一番事业。


主持人应该说像朱乔煜这样的农创客为农业插上数字化、现代化的翅膀,也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乔煜,你是怎么理解现代农业。

朱乔煜:习总书记说过,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我觉得互联网+农业就是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的光芒。

作为农民的孩子,我想用所学的知识把父老乡亲种养的无公害生态的农家土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所以和我父母不同,我的“农活”就是在田间地头搭起直播间,通过直播,向客户介绍泥土香的土鸡蛋、槜李、大球盖菇、红美人等高品质农产品,客户要什么,我们可以直接下地采摘、冷链送货。手机就是“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 ,土特产变身“网红尖货”,这就是我理解的新型农业。

目前我的淘宝直播间每天观看人数达2万人,月均销售额10余万元。除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近几年我们也在尝试转型,通过拓展新型农业业态,以“农业+旅游”的模式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如发展休闲农业,依托泥土香的地理优势、人文资源,开拓中小学户外研学游、户外露营、体验式拓展培训、亲子采摘、草坪婚礼等,把游客引进来,农产品销出去,带动周边农户创收,提升整个村的乡村旅游经济效益。


主持人在乔煜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生活美好而不忘艰苦创业、岁月静好而不失努力奋斗”的青春风貌,他们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生动诠释着现代农业舞台的大有可为。农创客是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我想问问双丰村的吕书记,像朱乔煜这样的青年农创客多吗?现在我们对农创客有哪些扶持政策?

吕学超:在农村,相比较于二、三产,选择在农业上发展的青年人是比较少的。因为即便现在有了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的一些辅助,农业劳作仍很辛苦。但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农业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再加上成功农创客的带动效应,越来越多的年青人选择扎根农村,追逐兴农梦想。如:我们袁花镇长啸村有家农场的80后场主江建松,大学学的是工业设计,他跨界大胆创业;还有海宁硖石街道宁蓝果业负责人季鸣,原就读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毕业后选择归国做新农人;新海宁人王静静,毅然来到海宁为花卉产业添砖加瓦,他们的回乡,首先为农村补齐了“人才短板”,他们依靠技术、专业知识逐梦乡野,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不仅自己创业,也带着周边农户创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创业政策来看,早在2015年,我省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农创客”概念并开展“农创客”培育工作;2019年,海宁市出台了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扶持政策,对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到我市创办农业经济实体担任法定代表人并负责日常运营的,3年内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创业初期资金不足且符合农信担保条件的主体,给予贴息补助等优惠政策。

从创业环境来看,解决农创客回乡创业的后顾之忧,提供满意舒适的环境才能让“燕归巢”的势头不减。我市每年都会为农创客举办乡村创业创新大赛,针对农创客的专业特长开办“点菜式”课程,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特别是,袁花镇在2022年打造了众创共富中心,为创业主体提供技术培训、共享直播、三师助跑等创业引育、孵化、成长“一站式”综合服务体。朱乔煜作为直播达人,每月都会到众创中心直播间开展直播带货,为其他农创客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泥土香也成功入选2022年度第三批浙江省农创客示范基地目录,“传帮带”培养一批批新的农创客。

从个性化帮扶来看,针对农创客创业创新的现实需求,我们也制定了“一创一策”,为创业项目扫除堵点卡点。在村党委的指导下,泥土香在2015年3月成立党支部,把红色力量注入农业发展阵地前沿,助力农业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发展首先离不开土地要素,泥土香也曾一度遇到土地制约的瓶颈,村党委及时出面进行多次协调,通过流转周边农户土地20亩拓宽项目发展空间。另外,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我们也结合项目发展,改造桥梁、新筑道路,打通了泥土香通往美丽乡村精品点的线路,延长泥土香的农旅参观节点,进一步引流客源,达到双赢的最佳效果。


主持人:看得出,双丰村在共富道路上有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身在基层一线,想问问吕书记对农创客的培养,对共富项目的孵化还有什么工作建议。

吕学超:建议政府在税收、土地要素等方面为农创客提供更多优惠扶持,激发农创客创业创新的活力,让更多农创项目落地,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享受高校毕业生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创业补贴政策,落实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补助政策,加快培育一批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

同时,我更希望越来越多的农创客能头上乡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利用自身优势在农产品销售、农场运营等方面有新理念、新突破,帮助乡村转变观念、帮助农民掌握技能,还要将新技术、新业态带入乡村,让乡村成为有奔头的地方、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更多精彩内容

回看节目视频,请点击链接

“点击观看”

来源:嘉兴综合广播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