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旬邑农村参加了一场婚礼,热闹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农村的人口外流现象越来越多,也不知道这纯粹的民俗还能保留多久。
旬邑在家结婚过事大都是两顿饭。早上吃的就是以旬邑饸饹为主的流水席,亲朋好友随到拼一桌8人就可以开吃啦!如今的旬邑饸饹,传统的荞面饸饹已经很少见到,多以麦粉制作,吃法多样,荤素皆可。这次婚礼主家杀了羊,也让我吃到了最爱吃的羊肉饸饹。
接新娘是婚礼最有特色的一个环节,男方接亲的父母和长辈们被经过一番“精心打扮”后上前迎接新娘。一边有人敲锣打鼓跳着舞,父母和长辈们披红挂绿“装模作样”地拉着婚车,一路欢歌笑语中把新娘接到新房。
婚礼的程序基本上跟城里差不多,在门口街道上扎起婚礼台和彩棚举办仪式。当天的天气非常好,秋高气爽,仪式举行的很成功。我曾经下雨天参加过一场婚礼,很多仪式都不得不取消。
农村婚礼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酒席。在家里做饭,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四五百人吃席,那场面也是很壮观的。一桌席需要几十种食材,好多道程序,除了大厨外,村里的街坊邻居也都会来帮忙。大锅就支在院子的里边,饸饹床子支在院子的外边。
以前临时盘的七孔土灶被五孔铁灶代替了,这个庞然大物现在是走到哪里拉到哪里。铁灶用煤块烧着大火,蒸笼上冒着热气,农村里做饭绝对少不了这个,宴席上的好多道菜,都要使用这一套工具。
酒席的菜肴味道决不输于城里饭店做出来的菜味。因为这些村里的厨师一年四季在不停地在当地转场,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烹饪经验,当地人喜欢什么样的饭菜他们都了如指掌。村里人说,他们的手艺不低于城里星级厨师的水平。
旬邑的宴席酒菜是酒菜,饭菜是饭菜,撤掉酒菜上饭菜。主食就是旬邑花子馍,这个馍据说源于周代的礼馍,在旬邑民间的逢年过节、庆生祝寿、婚丧嫁娶、建房筑屋等活动中较为流行。而且这个馍都是纯手工做成,口味筋道,每次回旬邑我都会买一些带回家。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逐渐面临着被遗忘和淡化的困境,这些热闹欢快的景象在很多地方慢慢地消失了,如何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