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农机农艺措施等融合发展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09-20  10:01:49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农机农艺措施等融合发展

王险峰 关成宏 谢丽华

2023.05.16

关键词:农机 农业 融合 发展  

毛泽东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黑龙江垦区历经70多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业农业机械化,总结出一整套复合国情的农业机械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农机、农艺、植保等融合创新发展经验。把这些成果推广到我国农村将加快我国现代化速度,使农药、化肥,抗灾减灾,有害生物的控制,利用现有资源和生物技术,有氧发酵秸秆等堆制有机肥还田,实现农业营养平衡循环,实现中国农业标准化,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途径。

1.农业要重视机械化

毛泽东说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黑龙江垦区作为全国农业示范区,国家花巨资率先实现机械化,不断引进先进农业机械,历经引进学习,复制,照做,实践创新,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创新发展,总结出复合中国国情的一整套农业机械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农机,农艺、植保等技术融合发展。才有今天垦区的辉煌。

未来农村农业发展要向垦区学习农业标准化,农业生产从种到收都有详细的标准。

学界提出农业精准化是来自西方,学术界自农机、农业、植保等身都缺乏实践,乱提口号,农业精准化是标准化以后的阶段,是未来几十年的事,未来这个阶段有多长是我辈农业工作者艰苦奋斗来决定的。

农村种地垄都起不直,何谈精准化。垦区友谊农场一个工人开的东方红54拖拉机35年没有大修过,这就是标准化。GPS导航仪在黑龙江垦区友谊农场试验增产20%以上,新疆不增产。

黑龙江垦区农业标准化成果有如下著作:著作有王险峰、辛明远编写【除草剂喷洒技术】1988年学术期刊出版社出版。郭庆才主编【农业航空技术指南】2007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马德全主编【黑龙江垦区农业标准化创新与发展】201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王险峰主编【除草剂安全高效使用技术】2016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王险峰、辛明远主编【除草剂安全应用手册】201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王险峰主编【进口农药应用手册】200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日本亚马逊网站有售)。关成宏主编【植保推广新技术】2007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关成宏主编【旱田主要作物图谱】200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农机与农艺需要融合发展

农业生产农机和农业分工不同,有时候由于分工不同,或对问题认识不同,或有时候两个部门各说各的理,争论不休。更重要的原因是农业是实践科学,我们的教学与科研部门分工太细,评价科研成果方法出了问题,农业生产不管多好的科研成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1~2次实践,室内试验只能做参考,必须进行生产实践,各项成果集中在2亩地里比较,可能100项科研成果,可能只有2~3项有增产效果,前提是适应机械化。

2.1当前主要问题大豆的密度问题,建国以来争论不休。

大豆密度离开机械化争论没有意义。1970年代大豆密度每亩3~4万株,垄距60~70厘米,自从有了除草剂,在化学除草条件下,密度没有大的变化,垄距有183040506070厘米,1990年代,密度变小、每亩2.5~3万株,垄距变大,50~70厘米,进入21世纪,出现了大垄密植,1.1米垄宽种三行,或1.4米垄宽种4行,每亩密度2.5万株。经多年研究问题:

一是如果化学除草措施失败,不能机械中耕,草荒严重;二是四遍中耕取消,早春地温上不来不发苗;三是不中耕土壤透气性差,根腐病加重,不培土,大豆吸收营养面受限制,缺乏营养;四是当温度25度时,地表病原菌孢子萌发无法控制,大豆中后期菌核病、褐斑病、灰斑病等侵染发病严重;五是大豆食心虫发病严重;六是大豆密度过大,植株过高,秸荚部位升高,节间拉长,根据二氧化碳特性,减少光合作用而减产;七是连年耙茬没有深松的地块,容种超过1.1,遇雨烂根,干旱黄叶,既不耐旱,也不抗涝中间行苗而稀,易倒伏,减产

大豆播种始期,传统气温稳定通过10度是播种始期,低于12度作物没有新陈代谢,吸收农药化肥代谢不出去,大豆幼苗药害肥害抑制生长、粉籽烂种等。应该改为 气温稳定通过13度定为播种始期,秋季把气温降到13度定为作物生长终止期,重新计算作物生育期,彻底摆脱低温最农业的影响,配套机械化秋季整地、不施化肥、除草剂、中耕四遍、割晒(提前签7~10天收获)技术才能发挥机械化作用。这不仅仅是科学,是文化。

2.2机械化是大豆高产优质的基础

多年研究大豆需要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深翻深松或浅翻深松,打破垄底一定要深松。中耕四遍,用混土施药法秋施除草剂,耙深15厘米,车速越快越好,不施化肥,充分发挥大豆根瘤菌的作用。

大垄稀植高产,垄距7075厘米,密度在现有基础上降低5060%,配套健身防病促熟增产措施。都需要机械化完成,否则都是空话。

为什么大豆大垄稀植高产?大垄能中耕四遍,大豆是碳三植物,稀植才能植株变矮,才能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增加光合作用。同样棉花、小麦、水稻、马铃薯、果树等碳3作物稀植高产。

3.农机与农艺需要融合发展

3.1植保机械标准化解决农药减施问题

3.1.1植保机械标准化技术已经成熟

我国农药用量举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植保机械使用技术不规范,关键部件不合格,导致用水量过大,用药量过高,重要的是抓紧更换关键部件,对农机技术推广系统和植保机械操作者进行教练训。训练内容如下:

1)如作物苗后喷洒农药等喷杆喷雾机喷雾标准是高压喷雾,需要喷雾压力3~5个大气压,雾滴直径250400微米,雾滴3040/cm2,喷液量用量57/亩。农村作物苗后喷洒农药没有标准,喷雾压力10~15个大气压,喷洒雾滴直径100微米以下(发达国家立法禁止,如澳大利亚法律规定罚款24万澳元)是飘移和挥发雾滴,或直径大于400微米的雾滴,属于从植物叶面滚落的雾滴,农村是30200/亩。(2)作物苗前喷洒农药属于低压喷雾,需要喷雾压力2~3个大气压,雾滴直径300~400微米,无雾滴3040/cm2

关键部件配置:1)作物苗前选用110度角耐腐蚀扇形喷嘴,配50筛目柱型防滴过滤器,(2)作物苗后选用80度角耐腐蚀扇形喷嘴,配100筛目柱型防滴过滤器.3)喷头提更换快装喷头体。(4)泵配耐腐蚀的膜片泵。带中文压力表。(5)喷杆高度可调。(6)药箱耐腐蚀,必配搅拌装置。

3.2改进化肥施肥方法或解决化肥深施机具。

作物主要元素氮肥整个根部都可以吸收;磷肥根尖吸收;钾肥根的下半截吸收,要求磷钾肥深施,至少施15厘米以上。我国没有专用深施肥机械,普遍在播种时用播种机施化肥,播种机是播种用的,设计最深也不超过7厘米。研发深施肥机是新商机。

秋季施肥可以解决深施肥问题。秋季施肥方法是先撒施化肥,再深翻深松,或浅翻深松,交叉深耙,耙深20厘米以上,达到播种状态,同时再施除草剂,交叉耙深15厘米,车速越快越好,起垄镇压。农艺措施必修服从机械措施,秋季施肥、施除草剂、秋季整地有利于预防鼠害、地下害虫,至少增产30%以上。化肥深施这样的好措施,在书本上沉睡了70多年,导致我国化肥用量比发达国家高3倍,解决方法:一是秋施化肥、整地、除草剂啊同时进行,可增产30%以上。二是研发化肥深施肥是新商机。

3.3机械中耕有利于于有害生物防治与抗灾防灾

中国传统农业在没有除草剂之前,防治杂草要求三产四趟,有了除草剂不用人工锄草了,化学除草只是十多种除草方法之一,不是唯一,化学除草不能过度一依赖。

黑龙江垦区1965年就总结出一套以机械化为主的耕作方法,有了除草剂也不能忽视深翻深松或浅翻深松,除草剂秋施产量100%,春季播后苗前施除草剂减产10%以上,苗后施除草剂减产20~25%,除草剂以秋季施,或春季播后苗前施一遍,配合四遍中耕节省除草剂70%,还增产。农村多使用苗后除草剂,苗后施2~3遍,既浪费除草剂,药害加重,即使除草效果100%,产量已经减产30~50%,我在微信公众号发表了【除草剂品种使用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四次中耕,第一遍作物出苗拱土期;第二遍在玉米3~4叶期、大豆一片复业期、马铃薯苗高5~10厘米;第三遍在气温达到25度时,田间所有病原菌孢子萌发出土前,深中耕培土4厘米。有效抑制作物中后期病害发生,第四遍在上次中耕后15天,深培土4厘米,有利于作物深扎根,增加根系,增加作物营养的吸收,防治根腐病及其他病害,抗倒伏,控制杂草。

4.关于免耕.少耕问题讨论

4.1免耕

4.1.1免耕的条件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免耕适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质地疏松,高温,降雨量大的地区,例如美国中部14州,降雨量1500毫米,12个月分配均匀,差异小,温度较高,秸秆留在地表被微生物好氧性腐生菌寄生,容易有氧发酵。靠五大湖几个州冬季雪大,地表有秸秆,影响雪融化,作物播期推迟到6月下旬~7月上旬。作物大减产,农民家家养400500头奶牛割了作饲料。

4.1.2不能多年免耕

免耕时间长了,鼠害,地下害虫成灾。在不施有氧发酵堆制的条件下,土壤生态恶化,板结是不可避免的,美国的经验就该深翻深松了。除草剂杀草谱有限,就连转基因大豆,玉米等作物,也有治不了的草,自生玉米,大豆就是人制造的抗性杂草。

我国农业部顾问美国人韩丁先生,1978年来垦区报告,农业现代化推荐免耕新技术,间隔两年再来垦区就不讲免耕了。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不讲免耕了?回答我上次回美国,周围农民都不免耕,老鼠把我种地玉米吃光了,我破产了,取消我种地的资格。

我曾经三次去美国考察农业,免耕田照旧中耕,我问他为什么?农场主回答,化学除草失败或土壤板结,需要机械中耕,有一个仪器检测可以测定土壤容重,一头带尖,一头有刻度盘,到田间插入土壤,立刻显示土壤容重,土壤容重大于1.1就中耕或深翻深松。

4.2少耕是有条件的

黑龙江垦区西部干旱少雨,19601970年代,九三科研所谢民泽耕作专家,根据多年春季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创新耕作理论,春秋整地以耙茬深松,保持水分为主。东部地区春季降雨多,秋季必须深翻深松或深翻粗耙越冬,主要是散垧。从经济或领导角度耙茬播种是个好措施,问题是多年不深翻深松,犁底层形成,遇春涝年,大面积绝产。1988黑河地区,多个农场连年耙茬播种,几十万亩寸草不生,决产。经专家鉴定,整个耕层铁板一块,硬似砂石公路。

在推广化学除草之初,专家宣传化学除草,草死苗活地法宣,可以少耕,免耕。农业生产耕和不耕,用土壤容重来衡量。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免耕适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质地疏松,高温,降雨量大的地区,例如美国中部14州,降雨量1500毫米,12个月分配均匀,差异小,温度较高,秸秆留在地表被微生物好氧性腐生菌寄生,容易有氧发酵。靠五大湖几个州冬季雪大,地表有秸秆,影响雪融化,作物播期推迟到6月下旬~7月上旬。作物秋季大减产,农民家家养400500头奶牛割了作饲料。

4.1.2不能多年免耕

免耕时间长了,鼠害,地下害虫成灾。在不施有秸秆氧发酵堆制的有机肥条件下,土壤生态恶化,板结是不可避免的,美国的经验就该深翻深松了。除草剂杀草谱有限,就连转基因大豆,玉米等作物,也有治不了的草,自身玉米,大豆就是抗性杂草。

我国农业部顾问美国人韩丁先生,1978年来垦区报告,农业现代化推荐免耕新技术,间隔两年再来垦区就不讲免耕了。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不讲免耕了?回答我上次回美国,周围农民都不免耕,老鼠把我种地玉米吃光了,我破产了,取消我种地的资格。

我曾经三次去美国考察农业,免耕田照旧中耕,农场主回答,早期的杂草还需要机械中耕,有一个仪器检测可以测定土壤容重,一头带尖,一头有刻度盘,到田间插入土壤,立刻显示土壤容重,土壤容重大于1.1就中耕或深翻深松。

4.2少耕是有条件的

黑龙江垦区西部干旱少雨,19601970年代,九三科研所谢民泽耕作专家,根据多年春季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创新耕作理论,春秋整地以耙茬深松,保持水分为主。东部地区春季降雨多,秋季必须深翻深松或深翻粗耙越冬,主要是散垧。从经济或领导角度耙茬播种是个好措施,问题是多年不深翻深松,犁底层形成,遇春涝年,大面积绝产。1988黑河地区,多个农场连年耙茬播种,几十万亩寸草不生,决产。经专家鉴定,整个耕层铁板一块,硬似砂石公路。

在推广化学除草之初,专家宣传化学除草,草死苗活地法宣,可以少耕,免耕。农业生产耕和不耕,用土壤容重来衡量。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