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慈菇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我县下半年主要水生经济作物马蹄、慈菇已进入生长中后期,随着秆叶封行变密,田间积累菌源不断增多,加上近期早晚雾大露重、气温适宜的田间小气候,马蹄秆枯病、马蹄枯萎病、马蹄白禾螟、慈菇黑粉病、慈菇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将会迅速加重,广大农户要进一步做好马蹄、慈菇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当前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
根据近期在二塘、张家、阳安、青龙等乡镇调查,马蹄、慈菇各种病虫已普遍发生,主要发生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如下:
1、马蹄秆枯病:各乡镇的马蹄田均有零星发生,发病的田块一般病秆率在0.1%~0.4%,高的已达1.0%以上,部分防治不到位或防治失误的田块发病较严重,个别田块马蹄秆已出现小片枯黄现象。10月以后我县早晚雾露将会进一步加重加大,田间湿度大,气温适宜,极其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10月上、中旬是病害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预计马蹄秆枯病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将会迅速蔓延发生为害。
2、马蹄枯萎病:又称荸荠瘟,是马蹄中前期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在我县普遍发生,在一些浅脚田、连作田严重发生,各乡镇的马蹄田均普遍发生,一般的田块枯死率1.0%~4.0%,部分发生严重的田块枯死率已达7.0%以上,11月中旬前的气候条件利于该病发生流行,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仍会继续加重发生。
3、马蹄白禾螟:当前正值白禾螟成虫产卵高峰期,马蹄田成虫量一般400~1000头/亩,高的达2500头/亩以上;卵量一般300~500块/亩,高的达1200块/亩以上,部分田块已出现螟害白秆。预计10月上旬至中旬将出现白禾螟幼虫孵化高峰。
4、慈菇黑粉病:俗称泡泡叶,各乡镇的慈菇田均已开始发病,病株率一般40%~60%,高的达90%以上,病叶率一般4%~10%。当前适宜的气温有利于慈菇黑粉病发生蔓延,预计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进入发病高峰。
5、慈菇蚜虫:慈菇田块普遍发生,一般田块有虫株率8%左右,虫口密度一般8~40头/蔸。田间虫态以黑色无翅若蚜为主,预计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将进入成若蚜发生为害高峰。
二、防治技术意见
1、防治马蹄秆枯病可选用8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000倍、32%苯甲•吡唑酯1500倍、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2.5%咯菌腈悬浮剂1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200倍液等药剂轮换喷雾,连喷2~3次,隔10天左右喷1次。
2、防治马蹄枯萎病可选用25%咪鲜胺乳油1500倍、25%戊唑醇水乳剂50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和25%丙环唑乳油2500倍药、8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000倍喷雾,连喷2~3次,间隔10天左右喷1次。
3、防治马蹄白禾螟可选用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1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0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000倍液、20%阿维•三唑磷乳油600倍液、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
4、及时剥除慈菇黑粉病的发病老叶并集中烧毁处理,并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5%咪鲜胺乳油加20%萎锈灵乳油或40%多菌灵悬浮剂(1﹕1)1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咯菌腈悬浮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600倍液等喷雾2~3次。
5、防治慈菇蚜虫可选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000倍、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等药剂。
马蹄杆和慈菇叶表面光滑,喷药时加入适量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或0.1%普通洗衣粉作黏着剂,增强药液附着,可提高农药利用率;用药时注意药剂轮换使用,减轻病虫产生抗药性。
大力推广使用杀虫灯、性诱剂、粘虫板、高效低风险环保型生物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
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