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硼、锌、钼、锰4种微量元素肥对农作物的影响,你了解有多少?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10-13  09:43:37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众所周知,农作物生长离不开16种营养元素,如果作物生长中营养养分不足,那么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严重的会直接枯死,虽然作物对微肥的需求量很小,但也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养分。

   一、微肥对农作物的作用 

硼、锌、钼、锰、铁、铜等微量元素是作物体内多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蛋白质与叶绿素的合成过程中发挥着较强的调节和促进作用,不论哪一种元素缺乏,都会对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抑制效果,造成产量减少、品 质降低,所以应当及时补充。  

同时,微量元素的使用并不是量越大越好,如果用量过大,会增加用肥成本,还会使作物产生中毒现象。使用微肥应当根据土壤中的养分盈缺状况和作物营养特性进行合理适量的施用 ,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提高产量、提升品质的作用。 

二、微肥对农作的影响 

1、硼  硼是作物核糖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对作物的苗端和根端发育、碳水化合物运输和转化、糖分物质的合成,花粉形成和花粉管伸长密切相关,充足的硼素能够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过剩会使蔬菜出现“金边菜”。

  作物缺硼,顶部生长点受抑或萎缩,茎节变短、发侧芽多,叶片变厚、粗、皱、卷、萎,会造成花粉畸形、花/蕾而不实、落花落蕾等问题。  对硼比较敏感的作物有萝卜、甜菜、油菜、棉花、甘蓝、花椰菜等,双子叶作物比单子叶作物需硼量大。常见病害:萝卜水心病、褐心病,烟草顶腐病,甜菜心腐病,马铃薯卷叶病、芹菜裂茎病、苹果缩果病以及油菜的“花 而不实”等。

 2、锌  锌是作物体内酶的组成部分,它参与叶绿素和生长素的合成,对作物的光合作用功能、叶茎根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充足的锌营养能够增强作物的抗旱性,锌过剩会使植株顶端和幼 嫩组织失绿。  

 作物缺锌,会出现植株个头矮小,生长迟缓、节间变短,叶片的叶脉会出现淡绿、黄白色锈斑,也会影响根系生长。作物缺锌前期表现症状不太明显,但后期减产十分严重。  对锌比较敏感的作物有苹果、桃、梨、柑橘、水稻、玉米、菜豆、柠檬、亚麻等。常见病害有:玉米花白苗病、叶条纹病,果树小叶病、簇叶病,水稻僵苗、红苗或稻缩病,番茄和辣椒缺锌新叶容易出现黄斑,而且还容易感 染病毒病。  

 

3、钼  钼是作物体内硝酸还原酶、固氮酶的组成部分,它对作物在促进作物的根瘤形成、固氮、磷吸收和运转、糖类物质形成和转化、碳水化物运输、维C合成分解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足的钼营养能够显著提高作物抗寒、抗旱、抗病生理能力,也能显著增加后期作物产量,钼过剩会造成作物出现钼中毒问题。  

作物缺钼,植株会死亡,花发育不良,叶片上经常有灰色斑点,特别是十字花科类作物缺钼,会造成根瘤发育少、发育差、黄化等问题。   对钼比较敏感的作物主要是大豆、花椰菜、棉花、胡萝卜、油菜、甘蓝、莴苣、豌豆、胡豆、花生、柑橘、番茄、马铃薯等,其中十字花科、茄科类作物以及柑橘对钼敏感度最好。最典型的病害有:花椰菜的鞭尾症, 柑橘的黄斑病等。 

  4、锰  锰参与光合作用中释放氧气过程,也是吲哚乙酸氧化酶辅基的组成部分,更是作物体内多种酶的活化剂,它对于促进种子发芽、加快氮素代谢、调节氧化反应、促进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充足的锰素能 够增强作物的抗病害能力、加快植株生长和成熟、促进对磷和钙的吸收,锰过剩会抑制作物对钼、铁的吸收,在酸性土壤和黄壤田地上发生比较多,比如棉花叶萎缩、茶树叶肉出现网斑、苹果粗皮病、柑橘巧克力病等。 

作物缺锰,最先会表现在新叶上,新叶叶肉退绿发黄且有灰白色或褐色斑点,叶片皱、卷、萎。  对锰比较敏感的作物有小麦、马铃薯、大豆、洋葱、燕麦、花生、莴苣、豇豆等。常见病害有燕麦的灰斑病、甜菜的黄斑病、豆类作物的沼泽斑点病等。

  三、微量元素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1、微肥施用过多容易使作物中毒,施用量最多不可超过微肥施用说明浓度的20%,严格防治浓度过大或者用量过大。在使用微肥时,增加有机肥使用量,既能够使微肥中的微量元素处于可利用的状态,又能降低微肥使用过量 对作物产生的毒害。

  2、微肥可以作为基肥、追肥、种肥使用,也可以喷施、浸拌种使用,如果是施入土壤中使用,一年最多施用1次,最好隔年再使用,叶面喷施使用效果最好,注意正反两面都要均匀喷施,不要漏喷。  

3、不同作物对微量元素的敏感度和用量不同,在使用时要针对作物的种类进行合理适量的施用,不可盲目。 

4、土壤的酸碱度对微量元素的影响很大,在使用微量元素肥时,应当尽量配施腐熟有机肥,或者通过施入适量的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 

5、微量元素肥的施用配合施用氮、磷、钾、钙、镁、硫等大中量元素一起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产品及技术咨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更多行业信息资讯,请微信搜索: 农资信息资讯

【声明】仅供参考,实际操作请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农技专家!
温馨提示:文章来源整理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 阅读原文 立即下单购买
阅读原文                       点个“在看”,好习惯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