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味道: 乡村豆腐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11-04  05:57:30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乡村豆腐
若荷


篮子里的菜,空了,清晨,想起去农贸市场赶集。从前的时候,乡村的集市,简直就是青菜的天地,别说当季的蔬菜,就连早已过季的青椒、西红柿都堆满摊位。因为蔬菜新鲜,不分时令,经常吸引城里人前来采购。

而眼下,节气已至深秋,山野空寂,落木萧萧,也不见菜畦葱茏。该收的,都已收获,秋收冬藏。没有收获的,只有不怕霜打的白菜萝卜,它们作为最后一批即将脱离泥土的蔬菜,仍默守在山野。

说是赶集,其实还是想到山里去散心,不想在城市里待得太久,就像困在笼子里的小鸟。沂蒙山区的村庄,大都散落在山里,道路蜿蜒崎岖,从山顶望向山脚,四面的山围成沟壑,积水成潭,俯瞰气势磅礴,如一座座微型的三峡水库。

在集市上,人们已经散去,只剩下两个卖豆腐的摊位还留在街头。我们和车辆即将离去,同行的人急切地要求停车,并惊喜地告诉我们,这个村里的豆腐是最美味的。作为本地人,朋友对于当地的美食当然有发言权。

于是,我们立即停车,下车走近豆腐小摊。豆腐已经所剩无几了。两个摊位上各剩下最后一块,用塑料食品袋装着,仿佛在等待着我们的到来,给人一个深刻的回忆。

仿佛知道我们从城里来,也仿佛知道,我们是来买青菜的,卖豆腐的女子喃喃着对我们说:今年的雨水大,青菜少,也贵,来买豆腐的就多起来,豆腐便宜、实惠……

她的话,我没有听完,目光就直奔那两块豆腐。和我们城里的豆腐不一样,虽然还冒着热气,但是结实着呢,这样的豆腐,嚼起来有一股清香。我提起一块掂了掂,沉甸甸的。

在这里买豆腐,不用称斤较两,而是论块卖,这点和城里又有些区别。城里人卖豆腐,按斤称,你想要多少,就给你切多少,哪怕将豆腐割成了小薄片。我刚进城的时,看到城里人卖豆腐用称称,琐碎又麻烦,还曾相当不习惯。

这里卖豆腐的人家,使用一种模具,来切割豆腐,这种模具,是由木板制作而成的,看起来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有点旧了,但是村民们信任它。切好的豆腐有正方形,也有对角形,摆在摊子上,供顾客选择。

我对这种操作并不陌生。这是一个技术活,有人甚至三刀,能把一块大豆腐切成九小块。多年前,在我故乡的村庄里,也用这样的方法卖豆腐。这个村离我童年的家乡并不远,因为近邻而同俗,对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也不足为奇。

做豆腐的程序繁杂,一般的人做不来,于是便出现了家族的传承。至于传给何人,没有太多的讲究。故乡的村里,有两个卖豆腐的人家,一个在村西,一个在村东。村东很少去,我家住村西,自然是先到村西的摊上买。

卖豆腐的是一位少妇,正青春,人们叫她“豆腐西施”。每当家里有客人来,母亲都让我去她那里买豆腐。她就用一个模具隔着切豆腐,在一包豆腐上左量右量,用刀顺着模具的边沿切下去。一定要切得四四方方,大小相等,才不会让人觉得缺斤短两。

买她的豆腐,需要趁早,晚了就买不到了。她清晨天不亮就出来摆摊,不到中午就卖完了。母亲让我去她那里买豆腐,十有八九,是带着空碗而去,又带着空碗而归。

也有不空碗的时候,那就是周六周日。我不上课。早早起床,在寒风中缩着脖颈,沿着小路匆忙跑到她家的豆腐摊前,递上钱,目光紧盯着她的双手,看她熟练地,将豆腐切成方块或对角,在我匆忙的选择中,一块豆腐被她迅速推到我的碗里,我端着豆腐,小跑回家。

她的豆腐卖得很快,这并非没有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她性格温和,另外一方面则是她容貌出众。她留着短发,眉毛弯弯,眼睛水汪汪的,冬天的风吹红了她的两腮。她为人诚实,不做虚假之事,公平交易,态度既不卑微也不傲慢,很受村里人喜爱。

除了人美,做出来的豆腐也真的是好,不但结实,还厚墩墩的。用它来做红烧豆腐,清炒豆腐,正好。所谓的红烧豆腐,是将猪大肠洗净,煮熟,再和豆腐辣椒一起炒,是当地有名的传统菜,我在集市上见过,却很少吃,那猪大肠就很难搞到。

乡间的大集,尤其在冬季,人山人海,附近的居民都涌来这里。几个做熟食生意的人,也看到了商机,适时地搭起锅灶,向远道而来的人售卖饭菜,其中就有大肠烩豆腐。闻起来香气扑鼻!这些小摊相当于现在的餐馆和快餐店。

清炒豆腐品类就多了,“豆腐菠菜”“豆腐虾米”等等。在中国人的食谱里,豆腐是百搭菜。最喜欢的是豆腐炒韭菜,将铁锅加热,放花生油,把切好的豆腐摆进去,烙到金黄,加葱、盐、虾米,翻炒,再加水,大火炖。水要漫过豆腐,才能炖出香味、筋道。

母亲深谙此法,她常说“千滚子豆腐万滚子鱼”,一个“滚”字,就知豆腐在沸水里,进行着怎样的脱胎换骨。久历风尘,经过千百回的滚沸、煎熬,这样才能幡然新生,再撒上韭菜,快速翻炒出锅,以免把韭菜炒老,这样便有了虾米和韭菜的双重味道。

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朱元璋年轻时,乞讨在外,几乎饿死,被一位老妇人用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救了。当了皇帝之后,天天山珍海味,便吃厌了,对当年饥冻交切时得到的那碗饭十分怀念,心中扰扰难止。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当年那位老妇,恳请她再如法炮制一回。结果发现,所谓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不过是三种普通食材的大杂烩。每听一次,母亲就让我们竞猜一次,这“珍珠翡翠白玉汤”都是些什么东西,我们每猜必中。

想想曾是皇帝夸赞的美味,除了救过帝王,肯定还救过无数苍生,便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珍珠”“翡翠”“白玉”们肃然起敬,格外珍惜。而母亲反复给我们讲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人饿饭香的道理。





文章作者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微信:mysn699
高雅|抒情 | 优美 | 温暖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公众号“荷语轩”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