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区龙川镇竹凤村:“五治融合”夯根基 乡村治理显成效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11-08
11:57:49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竹凤村位于龙川镇西南部,全村下辖12个自然屯,共529户2159人,其中稳定脱贫132户500人。近年来,龙川镇竹凤村坚持把夯实乡村治理、共建文明乡村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主要抓手,多措并举引领基层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发展,探索出支部领导、村委会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乡村治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严格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积极推进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常态化制度化,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实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成立竹凤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开展志愿活动,如带队去村里为困难户打扫家中卫生,送去物资;排查老旧房屋危险因素,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整改;在周边水域排查巡逻,谨防溺水事故发生等。通过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切实增强村党支部在乡村治理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努力把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优势。 竹凤村创新探索基层自治模式,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优势,融合矛盾调解室、法律明白人服务点、退役军人服务站、最美农家书屋等多个服务阵地,整合村“两委”干部、基层老党员、先进典型代表、在校大学生等人员组成志愿服务队,将文明实践融入社会民生的基层社会治理事项中,深化推进党的政策宣传宣讲、群众文化活动、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等,引导大家主动靠前、真抓实干。同时,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家中,积极举办“竹凤先锋听民声”、“乡村夜话”等活动,围绕村级发展的重点事、群众反映的烦心事、村级治理的公共事,组织群众开展交流,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充分发挥自治激发基层活力的作用。 推行“一村一警务助理,一村一法律顾问,一屯一网格员,一屯一法律明白人,一户一签约律师”乡村治理机制,邀请专业法律人到村提供法律服务,加强涉农法律援助工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深入开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治宣传教育,邀请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工作人员来村讲授《宪法》、《民法典》、防电信诈骗等法律法规知识,在村民微信群发布《禁毒禁赌倡议书》;定期组织网格员入户开展普法宣传,法治宣传教育得到普及,今年以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多份,村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竹凤村采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按照“易记、易懂、易行”的原则,通过村民自己提、群众共同议的方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在村规民约修订过程中,将移风易俗、孝廉文化、诚实守信、人居环境整治、反对婚丧嫁娶搞攀比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一村一特色”,2022年竹凤村的村规民约获评为年度百色市十佳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制”管理,将遵守村规民约的情况纳入积分考核中,把村规民约转化为可考评量化的指标。设立爱心积分超市,群众以积分多少兑换相应物质与精神奖励,通过明码标分、规范操作、积分变现,让德者有所得,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有力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竹凤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现代手段,强化“智治”支撑,建立“互联网+网格化”工作模式,整合乡村级公共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一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平安乡村”“数字乡村”建设,在村内布控“电子警察”,构筑起覆盖村内的治安盲点、人流聚集处、村组出入口等重要位置的联防联控系统。二是依托便民服务站,村“两委”成员及网格员指导村民在广西政务、百色通APP、智桂通APP,广西税务12366、广西医保等微信小程序实现在线办理公共服务事项,让群众的诉求有回应、办事更便捷、问题能解决。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乡村治理创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乡村治理现代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竹凤村将切实抓好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契机,推动“五治”模式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凝聚力、内生力,充实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打造美丽、和谐、宜居、富裕的幸福乡村。

是自治区民意调查中心调查群众安全感所用的号码,不是诈骗或骚扰电话。若您有幸接到该电话,请就本地本季度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因为您的回答对右江区的形象很重要。对于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请直接在公众号留言或通过0776-2837281告诉我们。
感谢您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平安右江编辑部
微信号 :18577695296
电话:0776-2837281
邮箱:yjqzf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