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熬还在继续。
低迷猪价对于养猪人的折磨远不及小飞,前者是物质上的,后者更多是精神摧残。
猪价低迷的清群,多是主动的。小飞出现,实属是无奈,才含泪离去。
前几天,一个客户跟我说买了所谓的“神药”,花了2万多,最后还是无济于事。
我问他,这么多年为什么还要去相信?
他说,实在是没办法,死马当活马医,万一有作用呢。
挂了电话,我在想,为什么有这样的认知?五年过去了,为何还会上当?
听到他无助的声音,其实就明白了。也许只是找一个心理安慰,只是寻找一线希望。
所谓病急乱投医,这是人性。旁观者清,只是没有发生在自身上。
这个客户只是万千中小户的缩影,苦苦坚持的养猪事业,又一次被击破。这样的情况,近期比比皆是。
不断听到清群的消息,这个深秋很冷。冷的让人窒息,空气中弥漫着专家的声音,小飞高度接触性传播,可防可控。
另外一个声音高喊着:哪里有,瞎说。
这就是生猪行业的现状,各说各的,没有指引,没有方向。
说的有点悲观了。本来是劝说不要悲观的,我先咔咔营造氛围了。
随着资本的进入,生猪已经从“养”大步跨入经营阶段。一些经营策略,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行业细分,单点突破等等。
所以就出现了,专业育肥,二次育肥,断奶~保育等多种饲养阶段,经营方式。
这是竞争的结果,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过程。细分领域,清晰定义用户,这是必然。
也就是要把猪卖给谁?一定要想清楚。
说这些的意思,并不是装逼。
养猪是为了赚钱,我们中小户不能一个猛子扎到底。动不动就说给他干,拿什么和资本竞争呢?行业到了厮杀阶段,一定要避一避。
中小户最大的优势是灵活,是好调头。
很多却没有发挥这个特长,就是硬刚,压栏。盼着集团场资金链出问题,最后自己伤痕累累。
养猪一定不要感情用事,不要想着我养的母猪不舍得淘,猪场又不舍得空栏。
既然被飞了,坦然接受。没办法,面对现实。冷静分析下自身的优势,到底还适不适合养猪?还适不适合养母猪?猪场要做哪些整改?
休整休整再出发,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其实大部分人的难过不舍,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认为自己辛苦经营的猪场,二是认为后期猪价会大涨。
我之前在文章中说,坚持一定不是坚持多少规模,一定要养多少猪。而是长期跟踪这个行业,找到确定性,该进入时再进入。
经常和一个客户打电话沟通,85后,高峰期那两年赚了有五百万,在2021年主动清群,注意这里是主动非疫情。
他当时感觉低谷期要来了,选择避一避。
现在他在等机会,一直关注着行业动态。
一位基金经理说,生猪作为周期性行业,如果想行业出现转折,那前期的现象一定会出现,大量淘汰去产能,猪价砸盘。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生猪清场只是一个结果,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定要调整心态,不要着急一脚又踏进去。
相信养猪人,内心无比强大,但愿我写的内容是庸人自扰。因为强者无需安慰。
关注此公众号,一起见证行业逆转。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