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三下乡”成果宣讲会 |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11-10  02:06:38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10月31日中午,植物保护学院“三下乡”成果宣讲会在16教529教室顺利举行。院团委常务副书记张璐、团委学生副书记彭清秀、四支“三下乡”团队学生代表以及部分2022级、2023级学生参会,会议由院团委德育中心实践部夏子涵主持。

院团委德育中心实践部副主任魏馨蔓从“三下乡”是什么、如何参加“三下乡”活动、“三下乡”的活动内容、参加“三下乡”的感悟等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三下乡”活动,让大家对“三下乡”活动有了初步了解。




团队介绍







博士团代表谢金洋从团队组成、前期准备、活动开展、后期宣传讲述了他们的石门之旅,并展示了精彩的成果总结视频。













——植物保护学院赴湖南常德市石门县博士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促进团



























石门县素有“中国柑橘之乡”的美誉,而柑橘螨类、粉虱类等虫害和柑橘砂皮病、溃疡病、缺素症等病害严重威胁当地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学院院长李有志、党委书记张爱龙率先垂范,带领博士团来到石门县开展了为期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校企同行,联合深圳瑞德丰农资有限公司、湖南橘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学院何可佳副教授共同捐赠近3万元的农药物资。精心设计了《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手册;与秀坪园艺场院场合作搭建科研教学基地,产学研协作。博士团围绕当地主要病虫害,给当地种植大户带来了6堂精彩的培训课,并走进农场、果园里“把脉问诊”。实践期间,团队前往易家渡镇叶家坪村小露珠蔬菜合作社参观蔬菜大棚,前往叶家坪村开展入户集体经济调研,探析农村经济产业模式,探访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木榨油技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博士团还前往蒙泉镇芙蓉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支教活动,助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贯彻落实将红色传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理念,博士团前往石门县首个村级红色文旅馆——福田馆,开展“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红色调研活动。





NEXT




“植梦建炉”乡村振兴促进团代表俞洋,围绕“爱心支教”和“农村集体经济调研”两个重点展开,详细介绍了团队活动的进行以及活动后成员们的感想与成长。















——植物保护学院赴湖南安化县建炉村“植梦建炉”乡村振兴促进团























植梦建炉“三下乡”团队共由13名大学生组成。本着为孩子们带来一个充实快乐的暑假初心,队员们驻乡开展了红色特色支教活动,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感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团队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前往安化县大福镇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学习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王酒背后的民间文化和原始地域特色;前往青年毛泽东游学与社会调查史实陈列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武庙古建筑群进行了参观调研。为深入了解建炉村产业及发展现状,成员采访调研建炉村村民43位,走访当地民营企业水建材场和安化县蜜泉水厂,深入调研建炉村的村集体经济、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及产业发展情况。





NEXT




党史学习实践团代表段皓勋将“探索大围山深处的星星之火”作为演讲主题,从实践的活动背景、内容、成果与影响、反思与展望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了团队对活动的开展。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赴浏阳大围山镇楚东村党史学习教育团























团队由植物保护学院21级、22级各个专业的12名优秀学子组成,成员们一路从白沙大桥到白沙战壕,重走秋收起义路线,探寻白沙大捷,感受红军精神。团队还通过红色宣讲,传承弘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红色精神;举办“童心学党史,薪火代代传”主题团课,领悟革命圣地所蕴含的“红色密码”。团队共开展了为期6天的实践活动,调研6处红色基地、4处当地特色产业文化基地,参加了1次楚东村村民大会,面向40户村民开展集体经济和红色文化传承的问卷调查;在东门完小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共计有40余名小学生参与。




NEXT




皖北农技研习推广服务队队长宋嘉瑞从研习推广、产学结合、深入基层、农业技术四方面总结概括了他们团队的“三下乡”之旅,并面向全院同学发出邀请,期待更多有能力、敢作为的同学一起加入他们的团队。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赴皖北农技研习推广服务队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团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团队基于成员的《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创新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以科技下乡为目标,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安徽开展了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8月11日-8月12日,团队在合肥市深入企业求学真知,众多知名企业向团队进行了除草剂基本知识、水稻田常见杂草分类、植保行业新媒体运用、基层农资营销策略等技能介绍。8月13日-8月16日,团队在庐江县长岗地区田间地头进行水稻田杂草识别等实地学习;8月17日-8月25日,团队走访利辛县基层,开展农技服务推广工作。本次活动中,团队坚守学农爱农初心,为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了湘农植保力量。








宣讲会上,同学们就“三下乡”实践活动踊跃提问,如“三下乡”应如何组建团队、如何与企业和政府取得有效沟通等。现场的团队代表积极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张璐总结发言。她指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实践育人,旨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她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以暑期“三下乡”为形式的各类实践活动,以真知助实践,于实践中求真知,抓住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实践机会,提升自我综合能力。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此次暑期“三下乡”,植物保护学院一共发布了4篇国家级媒体、4篇省级媒体、51篇校院级媒体,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新时代的植保学子,永远不会止于当下,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湘农青年们穿梭于田间地头,骄阳甘雨之下,共盼穰穰满家!



END

文字|彭安怡

来源|实践部 摄影部

编辑|韩恩琪

责任编辑|温子琪 蒋明霞

指导老师|张璐

审稿|张爱龙 汤庆熹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