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美丽乡村沦为惨不忍睹的形象工程,这些做法当引以为戒!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11-21  12:08:27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点击蓝字乡村规划设计”关注

  近年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偏离村庄整治重点;或者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有的甚至存在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等突出问题,亟待改进。

  为了引导各地科学安排建设项目,避免类似问题发生,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现将美丽乡村检查验收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汇编反面案例,请各地在编制美丽乡村规划和安排整治项目时对照,切实加以避免。
主要问题
一、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偏离整治重点
二、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
三、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

  
一、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偏离整治重点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闽建村[2016]2号)要求美丽乡村建设防止大拆大建和过度整治。严禁利用省级“以奖代补”资金和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大拆大建、建大公园、大广场、大村庄标志、大亭子(牌坊、门楼、栈道)等“形象工程”。
  
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村庄依然存在建大公园、大广场、大牌坊或者建设旅游观光项目,忽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裸房整治等整治重点的现象。
 
1、建设大公园
xxx村口填塘改建为草皮大公园

xxx村修建大公园

2、建设大广场
xxx村修建现代化大广场

xxx村田间修建大广场

xxx村建大广场

xxx村建大广场

xxx村修建大广场

xxx村修建大广场

3、建设大村庄标志(牌坊、门楼、亭子等)
xxx村村口建设大牌坊

xxx村口建设大牌坊

xxx村建设大牌坊,在建水泥大水池、大假山

xxx村新建大牌坊、亭子

xxx村建大牌坊

xxx村用大理石建大亭子

4、建设旅游观光项目
xxx村建设高空玻璃景观栈道

二、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闽建村[2016]2号)要求房前屋后除一定的晒场外,提倡种菜、种树绿化,多使用乡土材料,多搞地方特色的建筑,真正把村庄整治得像农村,展现城市居民向往的乡土气息和乡村风貌。

  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村庄绿化采用草皮、灌木修剪等城市园艺手法,不易村庄后期维护;同时部分村庄还存在水泥过度硬化、透水不足等问题。
 
1、草皮、灌木等城市绿化,维护成本高
xxx村采用大片草坪,维护成本高

xxx村采用大片草坪,维护成本高

xxx村草坪公园不利于养护

xxx村沿路摆设花盆

xxx村道旁采用花盆装饰

xxx村广场边绿化偏城市化

2、水泥硬化过度,透水不足
xxx村古民居前水泥硬化过度

xxx村古民居前水泥过度硬化

xxx村原有石板路与新硬化水泥路

xxx村混凝土假山

xxx村将原有石砌台阶水泥抹面

xxx村房前菜地石砌篱笆水泥化

xxx村护坡和步行道全部用水泥覆盖

xxx村水泥硬化过度

xxx村榕树下水泥硬化过度

三、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闽建村[2016]2号)要求各地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保持原有道路、排水沟渠线型,不大面积平整场地,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整治环境。要保护好村落周边的山、水、田、林、园、塘等自然资源,努力做到不推山、不削坡、不填塘、不砍树、不改路。

  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村庄依然存在推山削坡、填塘以及溪流、沟渠等驳岸硬化过度等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的行为。
 
1、推山削坡
xxx村推山削坡

xxx村推山削坡

xxx村推山削坡

xxx村推山削坡

2、填塘
xxx村作业区,溪流填平建设公园绿地

xxx村村口原有池塘与填平池塘后的新建公园

3、溪流、沟渠等驳岸硬化过度
xxx村改造前的驳岸与改造后的硬化过度的驳岸

xxx村河流驳岸硬化过度

xxx村驳岸硬化过度

xxx村雨水沟渠硬化过度

xxx村△华安县**村沟渠护岸硬化过度

xxx村池塘驳岸硬化过度

4、破坏乡村风貌

xxx村为传统村落,但选用大理石护栏和铺砖,破坏传统风貌

xxx村传统宗祠水泥简单抹面、贴瓷砖,破坏传统风貌

xxx村传统建筑夯土墙简单抹面

xxx村传统建筑夯土墙简单抹面

xxx村民居前水塘采用封闭石栏杆围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逐渐升温的乡村旅游业,成为不少乡村产业发展的首选。实践证明,做好乡村旅游业的“加减乘除”,对于健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体系至关重要。

01、做加法,增加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乡村旅游业发展后劲。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文化含量和附加值不高,这是制约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充分认识乡村旅游业的文化属性和以文塑旅的重要性。文化往往是一个行业持久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不少经济类型,本身就是以文化和自然为基本元素的产物。

二是深入挖掘乡村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彰显乡村多元文化特色和创新价值,为乡村旅游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文化即人化,人的差异造就了乡村文化的丰富多彩。要把地域文化特色凸显出来,形成自己的文旅品牌。尤其要把中国农业文明自成一体、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元素挖掘出来,增强文旅产业文化底蕴,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优势。

02、做减法,摒弃“两靠”式简单思维和发展模式,坚持差异化发展方向。

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一条基本路径,对其集中表现出来的简单化利用、同质化竞争问题尤其需要高度关注。

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式思维不利于乡村旅游发展;不经过充分调查、论证,比着葫芦画瓢式的同质化竞争,其结果往往是一败涂地。树立科学的乡村旅游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入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禀赋,培育自己的拳头产品,靠个性化的产品增强自身竞争力。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简单模仿、东施效颦,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03、做乘法,发挥品牌带动倍数效应,健全乡村旅游产业结构。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

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没有一个适销对路的品牌,对于弱势的乡村旅游业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品牌,对于行业发展具有乘法倍数效应。乡村旅游业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十分注重产品品牌的生产和培育,发挥品牌的龙头作用,保持乡村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用品牌带动同业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加速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和产业链、价值链构建。乡村旅游由单纯的“看”到“吃喝游乐住”一体化的多元发展,就是“双链构建”的成果体现。

二是用品牌拉动相邻产业发展。近年来多地出现的民宿、观光、采摘等多业态齐头并进势头,就是这种效应的体现。

三是靠品牌引领乡村第三产业革命性变化。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变革引领乡村旅游业无限细分,推动乡村旅游产业换代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完善。

△扫码下单 立即获取

04、做除法,找准乡村旅游业的最大公约数,夯实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基础。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

“十四五”时期,重点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用动态的眼光和全域视觉,着力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以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为导向,补齐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提高乡村旅游现代服务水平,以科技赋能乡村服务。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现代科技手段,用技术创新引领服务水平提高,推动乡村旅游业由传统服务行业向现代旅游业的根本转变。
--THE END--

素材整理:乡村规划设计
材来源:景区营销实战派、鹏唯文旅、绿维文旅等网络平台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版权保护,转载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注明。源自网络素材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乡村振兴丨规划设计服务咨询热线
李老师 13911043807
(可复制,微信同号)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