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生猪未来走势先抑后扬,四季度面临快速杀跌,明年下半年例行反转。
11月份以来,猪价下跌幅度有所扩大,当前国内生猪出栏均价已跌到15元/公斤下方,行业普遍亏损,加上部分地区疫病反复出现,导致养殖户急于出栏,因为一旦死亡就只能挖坑深埋,一分钱都不值了,所以养殖户纷纷抛售,导致全国猪源供应压力增强。而出栏增量决定了市场供应充裕的现状,也奠定了猪价难以回暖的基础。
而在长期亏损以及猪病的双重困扰下,部分省份散户虽然去化力度有所加大,但是目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还是处在高位,低价及疫病并没有明显促使产能去化。
“据农业农村部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显示,2022年5月-12月存栏量均环比为正、2023年1月后开始缓慢环比转负,对应2023年10月前供给持续增量、此后缓慢减少。也正因此,2023年前三季度猪价持续低迷、行业亏损严重。不过行业底层产能并未明显去化,尤其部分地区规模场基于市场占有率、增产降本及长期发展考虑,产能尚呈现增加态势,致使能繁母猪存栏量截止三季度末仍维持在4240万头以上高位运行。另外目前国内能繁母猪存栏结构多以纯种二元为主,所以生产效能及母猪数量存在双重提升,预示着起码年前供给压力不会小。同时,今年4-9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5.9%,出栏均重同比也降幅不大,冻品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这些因素都预示着年前猪肉产量都将处于近年同期高位。
截至到10月底,上海钢联208家能繁母猪1-10月累计去化2.02%,其中123家规模场能繁母猪1-10月累计去化1.61%,85家散户能繁母猪累计去化13.16%,散户去化较快,规模场速度缓慢。说明未来市场去化的空间仍然较大,市场格局多以规模场倾向,这也表明至少2024年二季度末前供给明显减量情况出现概率较小,猪价依旧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
需求方面,尽管2023年新冠疫情全面解禁,但各行业的景气程度并未如期恢复,制约了猪肉消费回归正常年份水平。不过作为疫情放开后的首个新年,年底腌腊、聚餐、宴席等消费预计同比有明显好转,需求将阶段性走强。但是因为供给压力相对较大,总体来看,供给增量预计会长期大于需求增量,所以对明年价格判断为上半年低位震荡,下半年持续上涨。
另外猪肉价格的涨跌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当猪肉价格涨起来的时候,价格再怎么高,也生产不出更多的肥猪,因为没有那么多母猪。这种情况下,一般生猪价格在高价维系1年半到2年才会回归,因为一年以内,要想有更多的生猪不太可能,因此再高的价格都很难改变。
当生猪价格涨起来时,养殖户看到了利润,就买仔猪养大(4个月),把母猪留下来繁殖仔猪(孕期4个月,把一部分仔猪留作母猪也减少了肥猪的上市供应量),再生下仔猪后再养大(仔猪养殖2个月,肥猪养殖4个月)投向市场,这时肥猪市场的供应量才会有明显的增加,价格才会下来,而这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因此,大家一定要把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作为重点去关注。而在同一个时代,对不同的人来说,机遇应是一样的。只不过机遇只会让懂得思考的人,善于总结的人,有准备的人,有行动的人抓取。
重磅福利:想要了解更多期货知识以及操作建议的朋友们,欢迎扫描下图二维码,领取每周不同品种的研报资料和量化指标,添加小助理后回复888即可免费领取!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