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丨强力推进乡村旅游,助力长寿之乡河南封丘乡村振兴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11-26
03:10:56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按:长寿之乡绿色发展区域合作联盟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前,联盟秘书处开展了长寿之乡绿色发展经验征集工作,优选后,在大会上进行了书面交流。为了进一步发挥有关长寿之乡品牌建设、绿色发展的互促互鉴作用,将分期予以刊发,供大家学习、借鉴。
发展乡村旅游是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封丘县委、县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增加旅游元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走出了一条依托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培育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已成为封丘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封丘县辖19个乡镇,89万人,区域面积1220平方公里,属农业大县,由于历史原因,工业基础薄弱,曾是国家级贫困县。
但是境内环境优美、特色突出、文化丰富、民风淳朴,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当地优良的空气、良好的水质及人们悠闲自得的慢生活方式成就了封丘中国长寿之乡的美名。2014年6月,封丘喜获“中国长寿之乡”,这不仅成为我们最大的品牌优势,而且坚定了我们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信心,围绕“长寿之乡”发展我县旅游产业,恰逢其时、大有可为。重庆火锅一直秉承着九宫格的传统,辨识度很高,而成都火锅更喜欢鸳鸯锅,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封丘古称黄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春秋时期,境内先后发生过三次著名的会盟。战国时期称延乡,刘邦为报翟母赠饭之恩,将延乡改置封丘县,至今已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封丘发动陈桥兵变,开创大宋王朝。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红旗》杂志创刊号上盛赞应举社,使封丘为全国人民所熟知。黄河流经封丘56公里,由于历史上黄河在封丘境内多次决口,所以留下了大面积的湿地,造就了封丘境内绮丽的自然风光,青龙湖、东湖湿地、曹岗险工、黄河长堤都是天然的景区。“连理枝”的故事发生在留光镇青堆村,比“梁祝”传说要早六百余年。“甘雨随车”是赞颂封丘人百里嵩的故事。封丘还是豫剧祥符调的发源地,陈素真、闫立品、马琪、金不换等豫剧名角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的舞台。封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金银花、树莓闻名全国,传统特产“贡品”芹菜脆而无渣、香气浓郁。有“黄袍加身”美誉的卷尖是封丘独有的地方佳肴,陈桥风干兔肉、黄河鲤鱼、萧记烩面、留光火烧、绿豆粉皮、红薯粉条等也是名扬四方的经典美食。为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落到实处,封丘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专门成立编制为11人的乡村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切实充实加强旅游部门工作力量,每个乡镇都挂牌成立了乡村旅游工作办公室。编制了全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明确了“一心一带三区”的旅游发展格局,为迅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制定出台了《封丘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办法》,对乡村旅游做出突出贡献的涉旅企业和经营者,予以奖励。优惠的政策,吸引了河南嘉联置业有限公司、中国山水园林有限公司、佐今明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投资封丘乡村旅游,截止目前,已成功创建三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嘉联生态园、青龙湖风景区和陈桥湿地风景区,王村乡小城村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还谋划了黄河文化公园等一批项目。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使旅游业与农业发展相互补充,充分提升了地方农副产品形象和附加值。树莓、金银花、油菜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依托“生命果”和“津思味”两个龙头企业,已形成了树莓种植、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他“金银花茶”、黑麦产品等系列长寿产品日渐丰富;通过积极引导,一大批特色农庄、生态农业园、休闲农家乐应运而生,其中采摘园由2017年不足50家发展到目前的200多家,游客通过采摘体验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使农业资源就地转化为旅游资源;为提升封丘旅游产品形象,积极引导宋绣、翟母粗布、李金梅制笔等企业向旅游靠拢,提高产品附加值。封丘县把旅游产业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依靠旅游企业,形成规模化帮扶,发挥了很好的扶贫发动作用。首先,是通过流转土地让贫困户直接受益。其中应举嘉联生态园景区土地流转应举村、前小寨、宋小寨、南范村等村共2100亩,租金每年每亩1200元,涉及贫困户34户183亩。陈桥湿地风景区完成陈桥村土地流转3000亩土地,租金每年每亩1200元,涉及陈桥村贫困户26户,贫困人口109人;其次通过景区和农业观光园建设,吸纳周边贫困户到旅游企业就业。要求旅游企业优先招录建档立卡贫困户到企业务工,分享景区发展带来的收益。据统计,山水环境公司正在开发的青龙湖景区帮带贫困户1312户;嘉联生态园景区为贫困户提供长期固定用工40个,临时用工300个左右。油菜花生态旅游季期间,贫困人口用工200余人,帮扶多达50余户;最后是通过入股分红。陈桥湿地风景区5村96户贫困户入股景区建设,合作期三年,每户5000元,入股分红6500元;嘉联生态园景区股份帮扶贫困户378户,贫困人口1650人,分红共计79.1万元。采取全年不间断实施文旅品牌活动的方式,营造氛围,吸引游客,收到较好的效果。2018年元月完成“趣•封丘”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并进行商标注册。围绕“趣•封丘”为主题,以“乡村旅游+”模式,多次成功举办了封丘县“油菜花生态旅游节”、“体彩环中原自行车公开赛”、“最美爱情文化节”、“农民丰收节”、“大沙西瓜文化旅游节”、“金银花节”、“树莓节”等重大旅游活动,通过“乡村旅游+扶贫”、“乡村旅游+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乡村旅游+体育”、“乡村旅游+电商”等模式,有力提升了封丘乡村旅游知名度。其中油菜花活动连续五年荣登中央电视台,极大的提升了封丘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南看婺源,北看封丘”。沿黄各乡镇依托万亩油菜,形成了一条集采菜、赏花、油料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不仅是推动产业扶贫的新模式,也是撬动封丘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封丘县无名山无大川无传统旅游景点,却靠着“乡村旅游+”走活一盘文旅大棋,带动了一方经济,成为发展的新引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大战略下,在河南提出文旅强省的东风下,我们秉承绿色为基,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封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展要有持续性和延续性,依照全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多个部门合力推进,持续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直至将封丘的文旅产业做大做强。未来之封丘将是郑汴新的后花园,中原养生度假休闲的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