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云南农业大学书写在大理古生村的论文/ 食用菌篇/ 构建“水稻/玉米+食用菌”特色高值种植模式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11-30  04:27:23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大理州委州政府等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洱海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面源污染防控协同的创新模式构建与示范”自2022年实施以来,一直以洱海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洱海高水平保护为目标,目前食用菌课题正按实施方案要求稳步推进,“稻田/玉米+食用菌”轮作田间长势良好,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         

            

2023年11月27日下午,食用菌课题组在大理古生村举行现场观摩与测产会,大理州有关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云南大学、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相关专家,科技小院师生,古生村种植农户参加活动。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杜发春研究员主持活动开幕式。

会上,食用菌课题负责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桂明英研究员介绍了“水稻/玉米+食用菌”特色高值种植模式构建的情况。2021年,团队到洱海流域调研食用菌种植情况,结合市场现有栽培品种与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出经济价值高、适宜当地发展的品种8个(灵芝、金耳、平菇等),2022年进行食用菌评比实验,采用果树下栽培、空置房室内栽培、大田栽培三种模式,2023年选取市场上最有增产潜力的栽培杏鲍菇作为示范品种。每年的10-4月份期间,全国其他地区的气候条件无法满足这些中温型优质食用菌生产所必须的条件,因此这个时段成为食用菌生产的“季节”,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季节性的旺盛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大田季食用菌生产为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新的路子。          

       

专家们通过田间取样,现场测定杏鲍菇产量为5.87吨/亩,生物学效率达176.7%。在杏鲍菇品鉴环节,参会人员从香气、口感等方面进行品尝,大家认为该杏鲍菇香气浓郁、口感丰富,获得一致好评。会上还邀请了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电商团队现场直播带货,向全国网友推荐杏鲍菇,为农民增收拓展新渠道。    

   

        

稻田/玉米+食用菌轮作的栽培模式,一是绿色发展。充分发挥食用菌在生态链中的分解作用,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对水稻、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食用菌菌丝在土壤中有疏松土壤、改良结构的功能,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效提升农田复种率,增加农田肥力。二是助农增收。食用菌团队克服当地食用菌零产业基础的客观问题,农户愿种植,团队提供技术、菌棒、销售等环节一条龙服务,为当地农民致富提供了全新的产业思路,让农民的“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稻/玉米+菌”的轮作模式有利于推动粮食安全和优化产业结构有效衔接,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公众号: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编  辑:秋亚迪  黄晓宇

审  核:杜发春

联系QQ:2732521971;2559272716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