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农文旅规划:农业+文化+旅游,让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11-30  04:28:36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国家推荐性标准《秸秆收储打包体系建设规范》示范推广单位征集

 经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组织执行2019年第四批国家推荐性标准计划的通知》(供销科标字【2020年03号)文件批复,中国再生资源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安徽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作为起草单位,起草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秸秆收储打包体系建设规范》已经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2022第21号公告(第374项)发布即将实施。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和秸秆相关生产企业参与此国家标准推广普及、示范研讨等活动。咨询:18500281178


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企业、项目、技术推广征集

 为了充分展示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行业发展,展示优秀品牌企业、挖掘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产品,传播区域项目信息,宣传先进经验,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秸秆设备、秸秆收储运、装备制造和秸秆产品相关生产企业参与,展示企业品牌、应用产品、先进技术、市场项目和应用成果。咨询:18500281178

随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日渐明晰,各项配套政策逐步细化,三农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乡村活力得到空前激发,农业景观资源、农业生产条件、乡村文化资源等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挖掘。

      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随着人们的出游频次不断增加,以及对假日生活质量的不断加大,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得到了拓展,推动了农文旅融合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农文旅融合的定义


      农文旅即“农业+文化+旅游”,真正的农文旅融合项目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做创新。农文旅的融合是产业的融合是农业产业跨越传统产业边界,与文化旅游产业相互改变产业链的过程,同时,文化旅游产业的无形要素要跨越其产业边界,应用到农业产业,对相应功能模块进行创新。

      要不断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丰富旅游产业链,让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的传承体。

农文旅融合发展的3大优势


      农文旅融合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农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各级政府统筹调度,各地纷纷展开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2、农业功能不断扩展。各级政府着力打造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新形态农业发展格局,不断拓展农业功能,随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度的不断改革,城镇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为新时代经济体系下的第一产业发展提出了更大挑战,农业功能的不断挖掘有利于激发第一产业潜力,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下,既能保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也有利于反哺文化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

      3、特色文化不断显现。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推动下,古村落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乡俗文化等各级地方特色文化得到不断显现。

农文旅融合的3大发展策略


      1、农文旅融合要立足实际。乡村旅游要以绿水青山为底色,一是要明晰本地资源、风土文化、区位特点等自然资源禀赋,发掘独特价值。在此基础上,树立用户导向思维,紧依市场需求,创新开发特色项目、优质服务,在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中提升农文旅产业的自然流量;二是要坚持差异化发展思路,加强整体策划、规划、招商、推广、运营,打造特有品牌,规避同质化恶性竞争,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态势。

      2、农文旅融合要以农为本。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根本。各地要以高质量推进“三农”工作为目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科技下乡、鼓励资本回乡、引导人才返乡,让农文旅企业有甜头、农业提质有奔头、农村建设有搞头、农民增收有盼头。

      3、农文旅融合要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高地。将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之中,实现以文铸旅,以旅彰文,实际上是非常大的一项工程,要建立相关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制度,如对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古遗址等要进行必要的保护和修缮。建立专门机构对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实施有效监督,建立良性的文化运转机制,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如对民族风情、民俗习惯、非物质文化遗产、傅统庙会等加以正确引导、利用、开发。同时减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障碍,促进传统文化的深度发掘,使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更为紧密,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经济、社会双重效益。

      综上所述,发展农文旅模式是为了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目的,促成“农业+文化+旅游”的产业联动,激发乡村发展的经济活力,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和遗产传承使命感,真正助力乡村的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往期热点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执行秘书长孙瑞江参加生物质清洁供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企业交流座谈会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执行秘书长孙瑞江受邀参加2023年(第四届)中国农林生物质发电暨热电联产创新可持续发展论坛

CBC 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成功举办

中再生协会专家团考察山东商河县沙河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中再协农林废弃物分会执行秘书长孙瑞江考察“福缘地集群式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模式”

国家标准《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正式发布,将于2023年7月1日实施

液态发酵全价功能饲料引领畜禽养殖业发展的未来

周民高级工程师:秸秆(碳源)液态发酵全价功能饲料

北京福缘地:《农牧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精准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技术创新】一种城乡废弃物生物有机肥摞高发酵集装箱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探索建立规范可行的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与种养殖合作社、收储运环节、再利用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搭建平台,探索秸秆、畜禽粪便、农膜地膜及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促进绿色生态发展。

服务内容:产业规划、项目策划、技术推广、企业宣传、产品发布、运营指导、活动合作、考察调研、研究报告、标准编制、孵化培训等。

本网所选文章旨在传递更多高价值信息。欢迎推荐,感谢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CRRAAFWB。联系电话:18500281178(同微信)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