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下一个暴利行业是乡村旅游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12-04  13:06:29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永清县招商中心带您了解

正在兴起的旅游新风口

——乡村旅游, 将是中国下一个暴利行业

一、什么是乡村旅游?

二、政策怎样引导市场创新?

三、乡村旅游项目该如何打造?


起源于日本、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民宿旅游,大规模兴起的时间也只有30多年,但其太过诱人的商机模式很快风卷全球,成为全世界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业态。

做了一年的项目策划,岁末年终,总结分析这一年接触的数十个项目,其中发现这么几个规律:
1、城市项目越来越难做,可以顺利做项目的城市越来越少,需要精挑细选;有的城市甚至80%的常规地产项目都陷入泥潭,不死不活。

2、跨界项目整合资源力度越来越高,往往一些新兴项目,要求房地产、文化、商业、旅游、养老等几个元素进行综合跨界。资深的房地产人士突然发现,过往的经验失效了,新兴项目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越资深的人士越需要刷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能够快速迭代,就无法在白银时代的房地产站在行业潮头。

3、过往的开发逻辑全变,产品销售的逻辑建立在运营基础上。没有运营的支撑,这些过剩的房子就是垃圾。主题类房地产回归金融本性,房产价值与运营现金流紧密挂钩。
4、政策导向决定了市场趋势。国家打击房地产泡沫,去化市场存量,允许金融市场适度创新,在从量的增长往质的增长蜕变过程中,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相关政策决定了市场的新方向。
回顾一下过去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种房地产项目品类,这个品类的市场力度如此之大,乃至于当我们看到的很多项目一经面市,即被当地市场热捧,人流量记录一再被刷新。
人流意味着什么?人流就是消费力、是现金流、是资产价值的保障。
本来认为这只是个个案,走访大江南北,发现这类项目都是受到市场热捧的时候,可以坚定地说,这就是正在兴起的新风口——乡村旅游市场。

为何这个市场会迅速崛起?
这个逻辑很简单,大城市居住的人群开始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建立在车轮和高铁时代的生活方式又拓展了活动的距离。即使在繁忙、快节奏的条件下,也需要在工作之余休闲,体验生活。
现代社会,每个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纠结,在焦虑感与温情体验间徘徊,就给了当今旅游市场巨大的机会。——来自于国人心灵的需求是促进乡村旅游萌发的本源。
所以总结来看,这个市场受到两个因素的带动:第一,消费升级带动下的城市微旅游市场迅速崛起;第二,政府政策导向,乡村旅游成为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的重点。
一、什么是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始于农家乐,进而民宿游。如果说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初级版,是一种简单的、陈旧的、过渡性的乡村旅游,那么民宿游就是乡村旅游的升级版,是一种深度的、休闲的、度假的乡村旅游。两者边界在当下乡村旅游中还很难切割,但民宿游肯定是更高业态的乡村旅游。
民宿游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起源于日本、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民宿旅游,大规模兴起的时间也只有30多年,但其太过诱人的商机模式很快风卷全球,成为全世界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业态。

数以亿计的城里人都愿意且有条件到乡村来度过一段宁静的时光,这为民宿游发展奠定了必然性。几十年来一直喜爱倾力建房造屋的农民,完全可以为民宿游提供宽敞舒适廉价的民宿房子。丰富的乡村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为乡村民宿游创造了诱人的大市场。民宿旅游带来最完全的市场经济,更是让农村的变化在短时间内会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
民宿经济兴起,农村中的空气、河流、田野、一草一木,农村的风俗民情、农耕文化、农副产品,皆成为市场资源。
中华文化是5000年的农耕文化,在这个广阔富饶的农村土地上,孕育了太多的故事、风俗、文化和传统。如何将泱泱5000年撒满中国广袤土地上的农村文化与现代技术、时尚风潮结合,成为一批行业新锐公司埋头研发、苦心打造的重点。

二、政策怎样引导市场创新?
早在2013年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之中,就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就为下一部农村工作和旅游业定下了基调,即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2015年1 月

国办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分列44 条67 项工作任务,涉及负责单位、牵头部门、时间进度。

2016年4月

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活动。

2016年9月

农业部印发通知,向社会公布了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北京市延庆区下湾村等150个村“榜上有名”。

2017年9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结果的通知》,向社会公布了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共计150个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功能多元、村容景致独特、精神风貌良好的美丽休闲乡村。

2018年10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通知》,经地方推荐、专家审核和网上公示等程序,推介北京市房山区东村村等150个村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19年12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通知》,经地方推荐、专家审核和网上公示等程序,推介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六渡河村等260个村为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20年9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通知》,经各地认真推荐、专家严格审核和网上公示等程序,推介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梁家庄村等246个村为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21年4月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会议同时决定该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 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五章第三十四条提出:“国家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这一表述,使得建设美丽乡村有了法律依据,无疑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更有利的制度保障。

2021年11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和2010—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名单的通知》。经各地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推介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田庄村等254个乡村为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将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古北口村等532个乡村纳入2010—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名单。

2022年11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通知》,推介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等255个乡村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其中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尖岩村等84个乡村同时为农家乐特色村。

2023年9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通知》,经各地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推介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等256个村落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其中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河防口村等79个乡村同时为农家乐特色村。

这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政策是多年来贯彻落实每一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精神,深入发挥乡村食品保障、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农业与休闲旅游业融合,甚至是乡村三产融合的重要举措。

乡村旅游是旅游改革核心主题。乡村旅游以旅游度假为宗旨,游居、野行为特色,近年衍生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原创新概念,逐步让乡村旅游从观光式旅游过度为度假式深度体验游,是城乡统筹战略下的突破口,重要性不言而喻。
《任务分解表》强调依托当地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建设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加强乡村旅游培训;发展森林旅游、海洋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鼓励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

三、乡村旅游项目该如何打造?
1、扎根本地,研究文化
脱离了文化作旅游,就像脱离了商品作商业一样,没有根基。文化的种类很多,包括本地民俗、美食、典故等等都是值得植入的文化调料。
旅游的根本是文化,是心灵的体验。做好文化,是做好旅游的最基本条件,乡村旅游也无不例外。
2、精心设计,营造场景,以巧取胜
白银时代是设计为王的时代,而不是资本为王的时代。轻资产、重情景的项目就会产生很好的人气和现金流回报。
如何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商业设计、美陈设计、艺术设计和商品设计等多个设计门类聚焦在一个产品上进行研发和创新,这些都是决胜市场的根本。

3、业态布局,符合现代商业消费趋势
当前时代的乡村旅游可真不是复原乡村本来的面貌,那只是返古的逆趋势而动。在产品打造的同时,一定要熟悉现代旅游商业消费的特点和要素,用精美的商品去打动大城市来的寻求体验的游客,用服务、用创意给他们惊喜,这才是现代旅游消费所需要的内容。

4、运营思维创新
如果还停留在利用房地产销售去反哺旅游投资的商业模式,那只能是个死胡同。商业模式的破旧立新应该建立在产品为王、现金流逻辑的基础上。只要能做好产品,做好运营,引爆人流,那么其他一切都会纷至沓来。
时代给每个企业敲响了警钟,但我们在思考未来一年企业战略布局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去反思,当今时代市场的脚步走到了哪里?哪里是社会大潮共振的方向?我们在快速刷新行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反思,我们前行的方向有没有脱离时代?

企业经营决胜,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乡知乡见

编辑:梁云杰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