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乡村冬季取暖的出路在哪里?
宁继东
北方的冬天寒风凌冽,寒气逼人。冰冷的风吹到脸上如同刀割一样疼,三九天更是格外地冷,似乎连空气都要被冻僵,连鸟儿也早早地躲了起来。出行的人们都戴上厚厚的棉帽,穿上防寒棉大衣。黑龙江哈尔滨最低温度零下30摄氏度。北方人自古就有“猫冬”的风俗习惯。
如何温暖过冬是北方人绕不过去的话题,因此,北方的冬季取暖成了涉及到千家万户的热点民生问题。县城以上人口集中的城市居民采用的都是集中供暖。室内温度都能达到20摄氏度以上。而居住在农村的广大农民最难熬的就是冬季这四个月,农户一家一户居住比较分散,绝大多数保留着传统的烧柴、烧煤的取暖方式,原本民房保温程度低,靠烧土炕或小型土暖气室内温度最高的2—8摄氏度,一部分农户的室内温度甚至低于0摄氏度。
长期以来,由于北方农村地区冬季取暖以燃料直接燃烧为主且建筑用能总量大,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以农村散煤燃烧供暖为例,每年供暖能源消耗量约1.13亿吨标准煤,热效率仅30%~40%,居中供暖大型锅炉热效率的一半,相当于每年有5600万吨标准煤的能量白白被浪费掉了。并且散烧煤取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雾霾的原因之一。
冬季如何取暖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面对北方农村普遍存在的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地打工,留守在家的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孩子现状。能否让他们温暖过冬成了一直困扰广大农民的热点问题。因此,在农村积极推行清洁取暖已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一场改善空气质量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而且是一项帮助广大农民摆脱烧煤、烧柴的落后历史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民生工程。
近些年,各级政府为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形势的客观要求,真正体现生态宜居的理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加快农村生活方式变革的步伐。紧紧围绕“生态优先、低碳环保、减排降耗”这个中心,以降低供暖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为目标,在推行清洁取暖方面进行积极尝试,先后推广了清洁煤、节能高效炉具、煤改电、煤改气、空气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技术设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不尽人意,因为要实现理想的清洁供暖的目标需具备清洁热源、高效输配管网、高性能建筑物三个基础条件。否则就会导致出现耗电量大成本高,售后服务困难大,农民取暖负担重,即便农户装上了气电采暖设备也用不起、不敢用等突出问题。很显然经济性和适用性是制约清洁取暖推广的主要因素。那么作为北方一个24万人口小县的宽城农村冬季取暖的有效途径究竟在哪里呢?围绕冬季取暖问题笔者对东川乡车道子村进行了专访。
东川乡车道子村位于海拔1840米的都山西北侧,西邻东川村,北接篆字台村。距县城21.4公里,距东川乡政府6公里,全村总面积8.84平方公里,共有16个村民组,306户,1136口人,有党员72名,从事养殖业的专业大户5户。耕地面积900亩,全村330名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面务工(天宝矿业300人,县外30人)。2022年人均收入13000元。
由于该村位于都山北侧650米以上的较高海拔地区,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农民冬季取暖多以烧煤为主。在推行节能减排,落实清洁能源政策过程中,采用空气能取暖的5户,石墨稀地暖、暖炕的6户,采用清洁煤炉的50户。其余依然采用传统的取暖方式(燃煤240户、烧柴5户)。
经过分层次走访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农户和实地调查,笔者了解到该村冬季取暖存在以下问题:
一、电力供应不足。
目前全村配电只能保障日常照明和基本生活用电。如果全部进行煤改电,耗电量将呈几倍增长,现有配电设施根本无法满足。
二、旧房保温层改造难度大
(一般农户房屋约180平米左右),目前98%以上的房屋墙壁都是砖石结构的老式建筑,墙体和屋顶都没加保温层,铝合金窗户保温效果差、四面透风。如果不按照用电取暖设备的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改造,将无法达到设计的理想取暖效果。但若房屋保温改造工程实施到位,每户均需投资10万元以上(包括外墙保温、屋顶保温、断桥铝门窗、地板砖等),就目前该村的经济收入水平,农民根本无法接受。
三、传统取暖问题多。
一是自行制做的传统燃煤土暖气取设备受热面积小,在房屋不加保温层的条件下一般只能保障寝室达到十几摄氏度,燃料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二是传统燃煤取暖只能满足寝室的温度,睡土炕取暖也只能靠电褥子。而电热褥不仅耗电量大,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以180平米房为例,冬季取暖需要8吨煤以上,按照2022年煤价1750元/吨计算,需要14000元。烧不起只能挨冻过冬。
四、利用沼气、薪柴、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农林废弃物再利用加工而成的成型燃料等生物质燃炉取暖技术不成熟。
由于生物质燃料热量不足,加之该村处于相对高海拔地区,2022年推广50户。但因无法达到取暖效果。现已全部被拆除。
五、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缺乏对新型清洁能源取暖的新产品、新技术的认识。
就目前看,已应用空气能、石墨稀地暖、暖炕的节能效果都十分明显。特别是石墨烯耗电量较小,比较耐用,售后服务成本低。仅以180平米房屋为例,空气能按技术要求改造后,机器费用30000-35000元(品牌不一),地暖管费用7000多元,一般家庭户冬季取暖用电4000-5000元左右,室内温度能达摄氏20度左右;而石墨稀地暖用户安装费用只需23400元。冬季取暖用电费用3000-4000元左右,室内温度达摄氏20度左右。保证安全就寝取暖,石墨烯暖炕用户电费每月15-30元左右,和传统燃煤相比,不仅取暖效果好,而且费用分别降低70%和60%。特别是石墨烯地暖,可采用分区供热方式来节省用电,降低费用。现在推行的36伏石墨稀暖炕,不仅可在不改变传统土炕结构的基础上保证安全就寝取暖,而且费用低,效果好。与传统的电褥子相比能节能40%以上,并无任何安全风险。
但是,这些新产品、新技术,农户知道的却寥寥无几。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农村住宅外墙四周及房顶棚保温结构的改造,降低冬季供暖用能消耗。严格按照农村住宅建筑节能相关设计标准新建房屋;在经济条件允许地区率先对原有民房建筑,按65%节能标准改造,其他地区按50%节能标准改造。
建立新型农村能源供应方式,降低农村煤炭取暖使用比例。扩大生物质固体压缩燃料及清洁炉具取暖比例。有条件的乡镇,可替代小型燃煤取暖炉(每个户取暖季生物质压缩燃料约3-4吨左右)。对于生物质资源极丰富的乡镇,解决收集、运输和存储等问题后,可考虑生物质集中应用。
经济条件好的农户可以推广目前备受广泛关注的空气能和石墨烯两种取暖方式。
及时与生产厂家的对接让售后服务人员向农民说明空气能相比传统的燃煤、燃气取暖所具有得环保节能,舒适度高,安全可靠特点。同时还要讲清空气能设备价格高昂、制热效率低、噪音较大的缺陷;讲清石墨烯暖炕及地暖设备与传统地暖相比所具有的节能、节水、节省空间、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的特点。石墨烯是一款非常容易安装的产品,而且对铺装的要求不高,温度调节更方便。它的缺陷是地暖容易导致灰尘上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热效能逐年递减,产品无相对完整的标准。
实践证明冬季取暖这项民生工程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煤改电”“煤改气”,要根据农村实际,结合农村地区当地资源条件与经济状况稳步推进。不能搞一刀切,允许多元化取暖,用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切不可急功近利,积极引导农户在取暖实践中比较,让实际效果说话,哪种取暖设备成本低热效能强就宣传推广哪种,充分尊重农户的自主选择权。比如:与空气能和石墨烯生产厂家对接,实地比较空气能和石墨烯取暖效果,通过综合比较优缺点,然后优中选优。面对面演示取暖设备使用操作过程,并进行详尽产品使用安装节能说明,从中选出耗电量小热效能高,使用最便捷,最耐用,算总账成本最低的清洁取暖先进技术设备。这应当成为未来冬季取暖的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宁继东,男,满族,中共党员,大学法律专科学历,在职国家公务员。现就职于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先后在国家、省、市党报党刊及其他刊物发表文章2300篇;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促进宽城民营经济发展思考”和“如何加强公务员思想道德修养”两篇论文在全国各大报纸、人民网等各大网站转载,并被38所大学收入参考资料。
2003年3月至2015年9月创办《承德宽城工商》《承德宽城消费者》《宽城商界》《宽城商家》内刊,并担任主编,编辑出版报刊34期;自编、自导、自制民营经济发展和消费维权题材的电视宣传片29部。2005年10月至2015年5月,先后出版《影响宽城经济人物集》《创业者足迹》《时代女性风采》,(2013年4月)《出彩创业故事》等报告文学集;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历时4年,以自己担任消协秘书长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完成了全国首部消费维权题材的46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消协秘书长》。2020年12月《消协组织依法履职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获中消协全国征文三等奖。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