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中国传统节气与北方农作物关系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12-09  20:29:55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节气

中国传统节气

北方农作物


农物
GRAIN RAIN

中国传统24节气与北方农作物的关系

24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宜农重要时间节点的划分方式,在中国农村的传统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太阳运动轨迹和气候变化情况,中国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这些节气环环相扣,代表着中国农耕文化多样性和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二十四节气,季节轮换及身体方面以“立分至”尤为重要,各个节点与气点为45天左右,立即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即为春风、秋分;至即为夏至,冬至;对于农作物种植来说并非以上几个节气为主,这里主要讲一下春季时期主要的几个节气对北方地区农作物的种植耕种期间的影响。

-Grain Rain-

 一、立春对农作物的影响。

立春是太阳黄经达到315°时刻,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标志着寒冷的冬季即将过去,转向温暖春天的开始。在北方地区,立春往往还伴随着寒潮的出现(俗称“倒春寒”),这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立春后的气温逐渐回暖,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促使农作物开始进入萌芽期。例如,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在立春后会进一步发展,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另一方面,北方地区立春后仍会出现寒潮,气温的忽冷忽热对春播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春天是农作物生长关键期,早春的寒潮可能导致一些农作物的霜冻灾害,对种植计划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谷雨时节

二、雨水对农作物的影响

雨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出现在2月18日左右。雨水节气正是气温逐渐回暖,降水量增加的时候。这对北方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雨水节气标志着北方地区降水量的逐渐增多,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这对于春耕时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这个时候,农作物使用水量较大,土壤水分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2、雨水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空气湿度增加,利于春播作物的发芽和生长。例如,旱地作物如玉米、大豆等,在雨水节气后的温暖潮湿环境中生长较为迅速,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雨水节气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降雨量过大可能引发水浸灾害和水淹灾害,对农田造成损失。3、雨水节气时温差较大,气候不稳定,可能导致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Grain Rain

三、惊蛰对农作物的影响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出现在3月5日左右。这个节气是指“蛰虫惊醒”,指的是动物从冬眠中苏醒,同时也标志着春季进一步加深。在北方地区,惊蛰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惊蛰后的气温逐渐回升,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春季作物如小麦、糯米等,在这个时候迎来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加速生长。同时,春回大地,气温升高也为春季种植作物创造了更好的生长环境。

随着气温的上升,惊蛰后的天空逐渐多云,降水量增加。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益。适量的降雨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所需的水分,促进根系发达,有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养分吸收。惊蛰时的天气也十分多变。北方地区常常出现寒潮天气,寒冷的空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一些早春作物,如油菜、花生等,容易受到寒潮天气的影响,甚至出现冻害现象,对种植计划带来一定的困扰。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四、春分对农作物的影响

 春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出现在3月20日左右。春分是昼夜平分的时刻,标志着春天正式到来。这个节气对北方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春分后的温度逐渐升高,气候逐渐回暖,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例如,早春作物如麦类、豆类等,在春分后气温升高的环境中生长迅速,栽培和管理也变得更为顺利。可以适时进行农作物的播种和出苗,为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春分后的阳光照射时间逐渐增长,光照条件逐渐改善。这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速度。充足的阳光也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因此,春分后的阳光充足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然而,春分过后农田水分的供应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春分后气温升高,蒸发速度加快,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也会增加。在北方地区,由于气温回升后降雨量相对较少,土壤水分可能会变得不足,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可能造成一定的限制。

五、清明对农作物的影响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出现在4月4日左右。在中国农耕文化中,清明被视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农事节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清明时节气温逐渐回升,大地逐渐变暖,对于春季作物的生长有积极的影响。例如,蔬菜类作物如黄瓜、大葱等,在这个时候生长较快,有利于提早上市和增加产量。此外,一些早熟品种的水果如草莓、早梨等也迎来了丰收季节。

清明时进行田间管理工作的时间增加。这个时期是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期,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进行疏花疏果、除草施肥等措施,以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此外,还需要关注土壤水分的供给,及时进行灌溉,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十四节气对北方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和发展影响深远。了解不同节气对农作物的影响,有助于在春季期间科学安排农事播种与耕种活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未完待续)

-中国传统节气与北方农作物-


 END 

文:大盘研究院

图片:  大盘研究院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