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山东农业大学丁新华团队在一区Top期刊揭示水稻条斑病菌抑制植物免疫促进生长新机制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3-12-13  12:14:42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稻黄单胞菌条斑病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Xoc引起的细菌性条斑病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长素在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进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Xoc中是否存在腈水解酶催化的生长素(IAA)合成路径及其与水稻免疫、生长的互作机制尚不清晰。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丁新华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NIT24 and NIT29-mediated IAA synthesis of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suppresses immunity and boosts growth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一条依赖基因NIT24NIT29水稻条斑病菌生理小种RS105中全新的生长素合成路径,并进一步解析了生长素作为毒性因子介导的条斑病菌与水稻互作机理。

该研究鉴定到RS105中存在两个影响IAA合成的关键基因腈水解酶家族基因NIT24NIT29,并通过体外实验直接证实了NIT24NIT29具有腈水解酶活性。研究发现,NIT24NIT29缺失导致的RS105IAA合成能力的降低是影响其致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并证实了IAA可以抑制NIT24突变菌株RS105_ΔNIT24NIT29突变菌株RS105_ΔNIT29引起的水稻活性氧的爆发、胼胝质的沉积和防御基因的表达等先天免疫反应,进一步为IAA是作为毒性因子干扰了水稻防御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此外,NIT24NIT29的缺失影响了Xoc对水稻的促生长作用。这说明Xoc可能通过分泌IAA促进水稻生长,从而为其自身的定殖提供更适宜的微环境。总之,NIT24NIT29介导的IAA的合成是影响水稻免疫和生长的关键。

工作模型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丁新华教授为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张海淼和已毕业硕士研究生荣子瑄为共同第一作者。此外,李洋副教授、尹梓屹教授、路冲冲副教授、赵海朋副教授、孔令广副教授等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工作得到了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doi.org/10.1111/mpp.13409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