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乡村振兴共富路
之产业篇
明州田语生态园专注于稻渔共生模式的种植和养殖业。该基地在2018年成立,695亩联合农场,以种植养殖的方式整合了资源,以订单方式来组织生产。发展特色产业,让美丽乡村“富”起来 通过盘活农业资源,带动“明州田语”创新实施共享农田,为客户提供优质特色农产品和劳动教育研学等产品和服务。目前,它是“省级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以及“省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
明州田语
明州田语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探索农业+加工、农业+电商、农业+科普新模式,多元主体共创,打造以科技为特征、以健康为目的新型稻米产业体系。
“秋风吹动谷连天,稻浪金波万里绵”姜山镇作为宁波市主要的水稻和叶菜种植基地,其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各乡镇(街道)位居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浙江稻作第一镇”姜山大米有十个品种,如“南梗9180”“旱优73”等,其中“甬优”是我们宁波自己研发的,甬优1540亩产801公斤,破了全省纪录。分别在2020年和2022年获得了由宁波农村农业局和宁波市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宁波十大好稻米”金奖。而野好品牌的稻香鳖就采用稻鳖共生种养模式,稻田里养鳖、水稻护鳖、鉴吃虫饵、生态循环,全程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生态种植,产品可追溯,粒粒健康米。也有了自己的专属品牌“野好”打开了电商发展这条道路。
互联网探索
他们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发展方向,例如开设抖音店铺,通过直播、短视频等融媒手段,注册农创品牌,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记录和分享新农村建设和稻香姜山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借此机会推广姜山的稻米,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购买。帮助提高明州田语研学基地的宣传力度和姜山稻米的销量,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同时明州田语联名姜山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发起“共富研究院”,并组建常态化运营机构“共富联盟”及秘书处,严格贯彻国家有关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相关政策精神,为更好联动相关机构,将“共同富裕”事业推进到一定程度,公司特拿出695亩土地中超过200亩,作为明州田语连接社会、造福社会的共享菜院使用。200亩土地中拿出不少于10亩土地种植甘蔗,可种植30000株,甘蔗种植养护将优先雇佣特殊人群(残疾、星星的孩子等),收割收获后进行成本核算,将捐出部分款项作为专项定向捐赠。将现有的“成校+乡村振兴”推向更高层面,共富创新创意成果进行整理,将经验整理成案例,进行教学,以及落地应用。
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振兴,因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明州田语通过产业升级、产业整合和产业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明州田语的经济发展,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双创实验室融媒先锋营,为驿站宝产业研究院联合宁波技师学院商务技术系电商教研组共同发起的产学研实践平台,宁波技师学院师生为主体运营团队,融媒工作组联合三致志工业创投、拓圣恩贸易、壹加壹电商(壹加壹商学院)、新火网络等,推行“融媒+”社会实创项目进行学以致用的实践互动,2022年夏天组建以来,赋能项目公共传播,弘扬企业文化,颇受社会各界褒奖。
文字|褚婵媛
排版|葛予露
审核|何紫凝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