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市把数字农业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抓手,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融合,加快打造数字农业发展新高地。
为加快数字农业发展,组织实施了“1+3+n”工程。“1”就是建设山东省智慧农业试验区这一任务目标,潍坊市作为全省三个试点之一,为山东乃至全国数字农业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3”就是制定落实了三个规划意见,制定下发《数字强市建设暨“十四五”大数据发展规划》《智慧农业建设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数字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n”就是多点开花建设数字农业场景,在农业生产全领域开展数字化试验。如,创新打造占地1500亩的寿光(上口)智联农创产业园区,高标准规划智能育苗温室、联动温室,配备生资供应、技术指导队伍,探索种养加工复合模式,辐射带动6000亩、2200个大棚实现农牧智能化复合发展。
大力推行国家标准、引进国际标准、创建“潍坊标准”,做到有标贯标、无标制标,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推进研发、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全产业链数字化试点试验。充分发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作用,开展农业标准化集成体系研究,编制完成37种蔬菜的54项生产技术规程,启动16项国家、行业标准和110项地方标准研制工作,“上口冰果”等一批特色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先行试点基础上,进行“点、线、面”梯度推广,加快数字农业产业化应用发展。一是开展智慧(无人)农场建设试点。在5个试点农场开展了水稻插秧、小麦收获等无人作业,共上线地块1033个、24.5万亩。潍坊丰瑞农场粮食试点面积4200亩,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节水60%、减肥30%、减药20%,亩均降本增收560元左右。二是培育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发展市级智慧农场、智慧牧场200余家,创建省级智能牧场4家、全省第一,省级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8处、全省第二。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领衔设计的寿光新一代玻璃智能温室,单体占地120亩8万平方米,应用专利120多项,装备精准水肥、智慧气象、智能调控等尖端设备,实现生产管理的全流程云端托管、远程操控,引领着新一代数字大棚技术的发展方向。三是推动建设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农业农村部在坊子区开展了全国第一家“区块链+韭菜”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试点;潍柴雷沃重工、恩源科技、潍科软件等获评省级“互联网+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我市103家合作社入围“2023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数量占全省66%、全国21%,26家企业入围“2023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数量均居全国地市第一位。
成立数字农业联盟,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推动建设潍坊智慧农业试验区。一是建设全市“三农”智慧大脑。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采取市级统一部署架构、多级应用联动方式,形成资源目录、数据治理入库标准,对接涉农业务系统29个,构建多个农业AI模型、智能分析及展示系统、业务应用系统,治理数据资源240余类、汇聚数据1600万余条,有效打通涉农数据汇聚渠道。二是创建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联合市农信联社等多单位建成全省第一个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全市9家农商银行入驻平台,已完成涉农生产经营主体建档3.6万个,平台金融机构实现授信额度150.46亿元、贷款余额91.74亿元,撬动400亿元工商资本流入乡村。三是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大数据平台、农药监管追溯平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平台,潍坊市成功获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山东改革”微信2023年第97期(总第360期)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