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基因农作物的食品安全问题,社会上已经争论了很多年。有人支持,有人反对。2023年12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739号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批准发放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等85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其中,有26家企业获批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涉及多家上市公司。这表明从国家层面来说,坚定地站在关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支持者一方,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转基因农作物的生产,将正式步入产业化、商业化的时代。这件事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中国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现在也到了出结果的时候。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全国农业生产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69541万吨。另据国家海关总署发布,2023年1-12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总量为16196.4万吨。数据显示,近年我国每年都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超15000万吨粮食,并且这已经成为常态。 另外,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据报道,2023年全球人口数量已达到80.86亿人。人类的粮食安全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各国政府的面前。
所以中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在全球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负责任的大国,必然要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转基因农作物生产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没有之一。转基因农作物的高产、耐低温、耐盐碱、耐干旱等特性,保证了粮食高产的稳定性。另外它的抗病虫害性,可以大大减少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对减少环境污染也大有好处。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油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权威机构都已经公开表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说起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转基因农作物商品化的国家。1992年,中国推出了第一个商品化转基因农作物——烟叶,该技术最早出现是1982年。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笑了,反了转基因N多年,没想到自己早就抽的是转基因香烟了。世界上第一个进行转基因食品研究的是美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94年,世界上第一例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可延缓成熟的番茄,投放美国市场。虽然中国进行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较晚,但基础比较扎实,所以进步还是很快的。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术。现在大部分中国专家都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从科学角度看,转基因食品并不存在所谓的“安全隐患”。中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是十分重视,你从这次农业部的公告就可以看出来,并不是所有转基因农作物全部放开。而是有限的、分阶段的、在有了充分的把握后,才逐步放开。不过要说对这个事情最有发言权的,还非得是美国莫属。美国不仅是个农业大国,还是世界公认的农业强国。它是全球转基因食品的最大生产国同时也是转基因食品最大的消费国。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是全球转基因种子的领先生产商。全世界超过90%的转基因农作物种子,都使用的是它的专利。 以美国强大的科技水平,加上长时间、大范围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得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这个结论。我觉得还是靠谱的。我也注意到,互联网上有许多关于美国“阴谋论”的说法,我觉得不值一提。美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科技文明贡献大国,为人类贡献的先进科技多了去了。有哪一个是危害人类的?也许有人又要说原子弹了。可大家想一想,也幸亏是美国先制造出了原子弹。要是希特勒德国先制造出来,那世界会怎样?也多亏是美国炸了日本两颗原子弹,要不日本拒不投降,中国会怎样?现在中美两国之间是有一些矛盾,但在对待人类生存命运这种事情上,可不能耍耿气。希望两国的政治家们能够充分重视这个事情,不要因为其他原因妨碍了两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正常交流!希望中美两国能够摒弃成见,携起手来,为全人类的幸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好消息是,2024年1月18日,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华盛顿与美国农业部长维尔萨克共同主持召开了中美农业联委会第七次会议,重启了中美农业合作机制。这是该联委会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会议。
当然,转基因食品既然是一种商品,那咱人民群众就有权选择吃与不吃。这就要求厂家在食品包装上一定要标识清楚,以保证人民群众的选择权。政府在这个事情上,也一定要严格监管。老吴觉得,如果大家放心不下,就先不要给小孩子和年轻人吃。至于老年人和咱这些即将步入老年的人,敞开了吃就是,要知道转基因食品的味道,要比原生食品的味道还要好。因为“口味”本身就是农作物转基因技术要考虑的重要指标。 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祝愿地球上再没有战争,人类不分种族、肤色,每一个人都能丰衣足食,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