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图像分析技术在农作物污染损害鉴定中的应用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4-01-31  01:39:13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农作物损害识别流程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12期

作者:强沥文1,贾广慧1,2,王伟1,周莉1*

单位:1.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2.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   要

农作物损害表症的快速识别对防止农作物受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在农业生产中反应指示、预警潜在农作物污染损害行为,减低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分析方法实现了对农作物损害快速、准确的无损检测与识别,本文对该方法在农作物病害、虫害、草害、污染胁迫、气象灾害和营养缺素6种逆境条件下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农业环境损害鉴定中污染损害识别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认为基于图像分析的农作物污染胁迫识别系统的研发在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结  论

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识别领域已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基于农业环境损害鉴定中受损农作物因受到污染胁迫等原因,与病虫害相似,可以呈现视觉可查且被图像记录的表观症状,因此图像识别技术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将有利于精准快速锁定污染物和疑似污染源,模拟推演致害过程,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农作物损害与污染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降低损害溯源成本,缩小线索排查范围,同时,有助于健全农作物损害诊断科技资料,补足农作物污染诊断手段,减轻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威胁,保障农作物安全生长和粮食安全。与此同时,图像处理识别技术在实际条件下存在环境背景复杂、数据样本不足等不利条件,仍需继续优化和完善,基于解决环境损害鉴定实际问题,亟待建立大规模、多类型的农作物损害数据库,进一步开发在复杂环境下农作物损害识别系统,有望在农业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张丹丹

校对 | 审核:潘淑君  王农

农业环境科学--推荐阅读

河南省典型工业区地下水水质分析及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高密度电阻法在耕地破坏鉴定案例中的应用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耕地土壤肥力损害分级方法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