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2023年生猪出栏3794.01万头,预计未来超6100万头,广州的养猪业要过剩了?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4-01-31  04:06:05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近期,我国生猪产业在广东省的动态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随着生猪产能项目的加速布局和推进,广东省的猪肉消费需求缺口与急剧扩大的供给能力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禁让人担忧,未来广东养猪业是否有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进而导致猪价下跌?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广东总队发布了2023年广东主要民生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生猪出栏3794.01万头,同比增长8.5%;年末能繁母猪存栏195.79万头,同比下降4.2%猪肉产量增长6.5%。这是广东省10年来,生猪出栏量最高的一年。

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达到72662万头,按照140967万人口计算,人均消费量约为0.52头猪。以此为基准,拥有12657万人口的广东省理论上应有约6582万头的生猪消费需求。然而,现实情况是,广东省目前存在约2788万头的消费缺口,表明该地区对于生猪产品的需求仍处于高位。

然而,广东省生猪产能扩张的步伐并未因需求缺口而放缓。自2019年以来,仅40家猪企在广东省规划的生猪产能项目(包括已运营、在建及储备产能)总量已经超过6100万头,其中,外省猪企布局的产能高达2600万头,占比接近43%,显示了广东生猪养殖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潜力。

进入2023年,广东省生猪养殖项目继续密集上马。如5月24日,广东万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清远连州市大路边镇浦东村启动了一项总投资约3亿元、年出栏10万头生猪的养殖场建设项目,预计一年内完成建设;紧随其后,广东正鸿农业有限公司于5月26日在韶关曲江区大塘镇新桥村委光明村落地了一个规模更大的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6亿元,旨在打造现代化、一体化的生猪繁殖养殖基地,计划年出栏生猪20万头。

业内人士对此现象持审慎态度,他们指出,如果上述以及更多生猪产能项目如期全部释放,并结合中小规模猪场等多元主体的供给能力,未来广东省生猪市场很可能会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一旦产能过剩,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猪价很可能受到下行压力,这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将构成挑战。

专家之所以预测广州未来养猪业可能出现产能过剩,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深层次的原因:

1.供给端的急剧扩张:上文已经提到,广东省在短短几年间规划了大量的生猪产能项目,无论是大型猪企还是中小规模养殖场,都在快速扩充产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外省猪企也在广东布局了大量产能,这意味着广东省的生猪养殖规模将在短期内实现大幅增长。如果这些新增产能全部释放,按照当前广东省的消费缺口来计算,很可能会超过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市场供应过剩。

2.需求端的相对稳定与变化趋势:虽然目前广东省内存在较大消费需求缺口,但市场需求并非无限增长。随着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变化、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肉类替代品的发展,猪肉消费量的增长可能会放缓,甚至有可能出现饱和或下降的情况。此外,人口流动、城镇化进程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到区域内猪肉的实际消费需求。

3.政策因素的影响:政策对于生猪产业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不可忽视。过去几年中,政府为保障民生,鼓励生猪养殖业扩大生产以应对“猪周期”带来的价格波动,实施了一系列补贴和扶持政策。然而,一旦政策导向有所调整,或者由于环保压力、土地资源约束等原因限制了生猪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那么现有的产能规划可能无法全部转化为实际产量。

4.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直接影响商品价格。当生猪供应量远大于需求量时,根据供需法则,市场价格将会下跌,养殖户利润空间将被压缩,这不仅会打击养殖户的积极性,还可能导致行业进入恶性循环,即“价跌—减产—价涨—扩产”的不稳定状态。

为有效解决广东养猪业可能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确保猪价稳定并保障养殖户经济效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策略和措施:

首先,建立和完善生猪市场预警监测体系。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全省乃至全国的生猪存栏量、出栏量、饲料价格、疾病疫情等因素,并结合消费趋势、季节性波动等因素进行科学预测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及时引导养殖企业合理调整生产规模和节奏。

其次,推行精细化、差异化养殖模式。鼓励和支持养猪企业向高质量、特色化方向发展,培育不同品种、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的生猪产品,比如绿色生态猪肉、优质黑猪等,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对普通猪肉市场的冲击。

再次,强化产业链整合与延伸。推动养猪业与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深加工提高猪肉产品的转化率和附加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化过剩产能。

同时,政策层面应积极引导和调控。一方面,适度收紧新增大型生猪养殖项目的审批,避免盲目扩张;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方式,扶持中小规模养殖场改进设施设备、提升技术水平,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另外,加强跨区域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广东省作为生猪消费大省的优势,加强与生猪主产区的对接合作,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引导过剩产能流向需求旺盛的地区,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

最后,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研究开拓国际市场,适时适量出口猪肉产品,将过剩产能转化为外贸优势,降低国内市场压力。

总之,在广东养猪业面临产能扩容挑战之际,需要行业内外多方共同努力,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产业链升级等多种途径,精准把握市场动态,确保供需平衡,防止猪价大幅波动,促进养猪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主编:星火燎原
撰稿:孤寒烟雨
编辑:马克.扎克伯格
校对:胡宝军
你若喜欢这篇文章,为我点个关注吧!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