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农业招聘信息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园(北京中农大创新研修学院)| 农业跨界融合发展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大健康产业方向)招生简章

来源:农业人才网 时间:2024-01-31  15:20:16 作者:农业人才网 浏览量:

一、项目背景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需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迫切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才和思维,特别是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传统农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亟需与科技、大健康、服务业、餐饮业、文创文旅等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孕育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培养具备跨界融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管理人才,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三)跨界产业融合的历史趋势。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产业界限逐渐模糊,跨界融合势不可挡。农业与医药、食品、康养、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结合,不仅可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不断革新思维,调动各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才能把握机遇,傲立历史潮头
(四)破解人才短缺的关键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关键,特别是要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依托国家神农英才计划组建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壮大新一代乡村企业家队伍,不断改善农村创业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大力培养农业跨界融合领军人才,着力推动区域城乡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项目简介
(一)项目介绍
本项目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需求为目标,整合国内外知名农业院校、研究机构、行业企业、政府部门资源,构建农业、科技、经济、管理等领域课程体系,重点培育学员跨界融合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跨界融合思维和领导力的农业领军企业人才,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学院介绍
北京中农大创新研修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中国农业大学直属机构,主要负责各级各类创业创新人才、科研技术人员、企业高管、农业师资、涉农管理干部、新型职业农民等教育培训,以及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
创新研修学院、科技园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院所及部委优势资源,秉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精细服务为保障、以求是创新谋发展”的理念,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企业观摩、沙盘模拟、团队融炼、成果推介、参与式研讨、分组交流、学员论坛、沙龙分享、培训小结、结业总结等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为客户量身定制提供针对性、专业性、实效性的教育培训和企业孵化服务。
(三)项目优势
1.跨界融合的思维模式。项目注重培养学员具备跨界融合的思维模式,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与科技、大健康、服务业、餐饮业、文创文旅等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拓展农业的功能和价值,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2.多元的课程设置。项目课程设置丰富多元,涵盖农业产业链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金融与投资等多个方面,为学员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具备跨界融合所需的综合能力。
3.实践教学与案例分析。项目注重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员建立跨界融合的商业模式、创新思维和战略眼光,通过分析和讨论不同行业的跨界融合案例,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以及如何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跨界融合战略和计划。
4.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机会。项目为学员提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与国际先进人才进行交流学习,引进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拓宽学员的国际视野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智库赋能专家团队。项目构建了多元化的师资背景、专业化的课程设置、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教学团队、领军导师专家智库团队,助力学员全面了解农业跨界发展的趋势与实际操作,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与全方位资源。
6.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项目将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的优势,为学员提供政策咨询、资金支持、项目对接等服务,助力学员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三、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体系
具体内容
1
政策法规与国际合作
国家农业政策与法规解读
国际农业合作与交流机制
国际农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分析
2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产业链概述
产业链的组织与运营
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建设运营
3
市场营销
市场分析
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
产品销售渠道与策略
4
农业跨界科技创新
农业跨界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
农业跨界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农业跨界科技与金融创新结合
5
金融与投资
金融体系与服务
投资项目评估与决策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
6
跨界融合思维与实践
跨界融合的理念与实践
不同产业间的融合模式与创新点
跨界融合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7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
领导力理论与发展趋势
团队建设与管理策略
培养和提升团队执行力
践课程与项目对接
实地考察与学习农业企业、园区、项目等实践案例;
与企业、研究机构等进行项目对接,开展合作;
完成实践课程报告或项目计划书。
拓展课程
根据学员需求和行业动态,开设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拓展课程,如:农医融合发展、科技创新、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
 
四、拟邀专家团队
拟邀部分师资情况一览
01 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专家
姓名
专家介绍
何秀荣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知名农业经济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毕业于德国HOHENHEIM大学,博士。
马元林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专职董事,曾任中国中铁党校常务副校长、中铁物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务,长期致力于国际形势、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领域研究。
黄季焜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原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与创建人。
肖运来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与农村规划研究所所长。
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原院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年艳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处长、产业研究室主任、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
02 体系构建与顶层设计专家
沈建忠
中国工程院 院士,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高祥照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业农村部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
陈红华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企业运营与管理。
葛长银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03 跨界教学全方位指导专家
宋承敏
国家发改委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
张树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农业区划所产业发展中心 硕士生导师。
 
中央编办原司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专家。
04 实战落地领军导师专家
邵根伙
中国农业大学 博士,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华如兴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新剑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银行专家、中银国际证劵原董事总经理。
张树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农业区划所产业发展中心 硕士生导师。
五、授课安排
1.学    制:非脱产学习,学制半年。
每月集中授课一次,每次 2-3 天,共 6 次。
2.入学时间:2024130
3.地    点: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六、项目费用
学费:人民币 39800 /人(含教材、资料、授课、证书等全套费用)
学员来京上课可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学费汇入指定账户,学校开具统一票据。
收款人全称:北京中农大创新研修学院
收款人账号:
收款人开户银行:
在用处栏注明“农业跨界融合发展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字样,并将汇款回执单微信发送至项目负责人。
学员凭身份证原件、复印件、2 2 寸彩色证件照报到入学。
七、相关服务
1.每年举办同学联谊会,考察等活动;
2.组织项目对接会(项目、资源、关系、渠道对接);
3.不定期组织各类的论坛、会议、研修等。
八、招生对象
1.农业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高管等决策层领导。
2.政府农业部门、农业园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及流通、涉农行业领域等的管理干部。
3.大健康、科技创新、旅游、餐饮行业等行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跨行业融合进入农业领域。
4.农业投资机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
5.对农业跨界感兴趣有志青年,培养其成为农业跨界领域的领军人才。
九、颁发证书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经结业管理委员会评定,成绩合格者,由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园颁发“农业跨界融合发展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结业证书”。
十、联系咨询
联系人:张老师   手机:13521347373
 

 

                                                              

监制:陈晓文

编辑:剑   文

美编:设计部

 

主管:新剑商学院

主办:新剑商学院融媒体中心

制作:新剑集团融媒体服务中心

邮箱:xinjianbs@163.com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新剑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7*24小时服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