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初七
1.节日期间,人员流动频繁,旅游庆典、燃放烟花爆竹、民俗祭祀等用火行为将大幅增加,森林草原火灾隐患增大,不利因素叠加,防灭火形势不容乐观。
2.春节期间,我国部分地区存在阶段性雨少温高不利天气条件,炼山造林、烧荒燎地等生产生活用火持续活跃。
3.不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地),不在林区(地)吸烟、点火取暖及照明、野炊,避免引起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危害极大。
引发森林火灾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主观存在过失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即30亩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追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立案。
森林防火,重在预防。冬季,天干物燥,是森林火灾高发期。秋冬草木干,防火要当先,进入林区必须严格遵守森林防火规定,严禁一切户外用火。
森林火灾的种类
根据森林火灾燃烧部位、性质和危害程度,可将森林火灾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大类。
地表火
最常见的一种林火,指火从地表面地被物以及近地面根系幼树、树干下皮层开始燃烧,并沿地表面蔓延的火灾。
树冠火
地表火遇到强风或遇到针叶幼树群、枯立木或低垂树枝,烧至树冠,并沿树冠顺风扩展。
地下火
地下火一般容易发生在干旱季节的针叶林内,火在林内根系、土壤表层有机质及泥炭层燃烧,蔓延速度慢,温度高,持续时间长,破坏力极强。经地下火燃烧后,乔木、灌木的根部被烧坏,大量树木枯倒。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
人为火和自然火
人为火
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自然火
自然火源是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热源,主要包括雷击火、火山爆发、陨石降落、滚石火花和泥炭自燃等,主要发生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原始林区,我国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火灾总数的1%。
森林防火“十不要”
1. 不要携带火种进山
2. 不要在林区吸烟、用火把照明
3. 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或放火驱赶动物
4. 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
5. 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
6. 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
7. 不要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等
8. 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
9. 不要乘车向外扔烟头
10. 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救援
营林用火“五不烧”
一是未经批准不烧
二是未开好防火线不烧
三是未准备好打火工具不烧
四是无人看守不烧
五是风大不烧
森林灭火基本知识
三早
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
三打
打早、打小、打了
三少
人力、物力投放少
森林火灾损失少
直接扑火费用少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