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人单位:
展信佳!
岁聿云暮,敬颂冬绥。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衷心感谢各用人单位和广大校友们长期以来对我校农业与生物学院毕业生的青睐、对我院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热心关注与大力支持,推动我院学生高质量就业,为我院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和施展才华的人生舞台。
齐心协力谋发展,奋楫笃行书新篇。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已全面启动,为促进社会需求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供给精准对接,帮助用人单位更好地开展人才招聘工作,同时为毕业生创造一个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的就业渠道。若您有招贤纳士的计划,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服务,搭建优良的选聘平台,与贵单位一起凝聚共识、用更高质量的人才输送、更深层次的互动合作,努力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共同致力于高素质复合型农业与生物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我们真诚地期待与用人单位携手同行、戮力同心,共同书写新时代院企合作协同育人、助力国家和民族发展兴盛的崭新篇章!
最后,再次感谢各用人单位和广大校友的支持和帮助。新的一年,衷心祝愿各用人单位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祝愿广大校友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毕业生信息
专场招聘,共创未来
尊敬的用人单位,您好!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将于2024年3月16日下午14:00-17:00与4月22日下午14:-17:00举行专场招聘会,为收集贵公司相关信息,我们特设此问卷,非常感谢您参加此次问卷的填写!
尊敬的用人单位,您好!为强化建设高质量就业市场,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农业与生物学院在招聘会前后,将结合企业需求,开展访企交流活动,现特设此问卷,非常感谢您参与此次问卷调查!
院校介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校于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设有二级学院2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1个和华南地区最大的雅思考点(IELTS)1个;拥有省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厅级科研平台6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强特色”学科3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3个;国家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本科专业64个。近年来,学校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金奖单位等,是广东省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发起单位、广东省新农科教育联盟发起单位,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农业与生物学院源于1927年创校时设置的高级农艺科,办学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特色鲜明,学子德才双馨、青出于蓝、彬彬济济,在行业和社会中享有不俗的口碑和美好的声誉。学院躬耕于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致力于新时代新思政新农科专业建设,设有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等6个本科专业。拥有植物保护和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二级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开设有农艺与种业(作物、种业、园艺)、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植物保护)等专业硕士培养领域。学院实行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举的办学模式,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1800多人。
本科专业介绍
设有农学(含生物育种科学创新班)、种子科学与工程(含生物育种科学创新班、仲华基因科技产业创新班)、植物保护、生物技术(含生物育种科学创新班、仲华基因科技产业创新班)、生物科学(含生物科学类中新国际班)等6个本科专业。
一、本科专业
1.农学专业(学校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三农情怀,掌握扎实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解决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经营管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乡村治理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人才。
核心课程: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学、土壤肥料学、农业信息学、农业经营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生产与管理、经营与贸易等工作。
2.植物保护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植物有害生物诊断、预警及防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林业、园艺、园林、环保、商贸、粮食贮藏与食品安全等行业从事植物有害生物相关的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开发经营、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植物学、遗传学、植物免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学、农业生态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相关科研院所、学校、农业行政管理、植物检验检疫部门、农业企业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开发经营、农业管理等工作。
3.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弘扬仲恺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新时代担当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拥有“爱农知农强农”情怀与素养,具备“新农科”视野,掌握种子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创新创业精神和沟通协调、统筹领导、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产学、种子经营管理学、种子检验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种子种苗企业、种子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营销、种子储藏加工、种子质量检验、种业执法管理等工作。
4.生物科学专业(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国际视野,系统掌握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及实践能力,能在生物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基因工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农、林、牧、渔、环保、园林、食品、医药工业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育、科研、生产、监督、管理等生物科学相关的工作,如大中专院校、高中、初中的生物学教师,农产品、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研发、质控、销售、管理等职位。
5.生物技术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掌握现代生命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现代生物技术操作技能,能够在生命科学相关行业从事研究教学、食药检测检验、开发经营、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生物医药、食品、农林牧渔、轻工、环保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技术研发与推广、产品营销、技术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
研究生专业介绍
设有作物学、农艺与种业、农药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6个研究生专业。
一、作物学
培养目标:获得作物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具有较全面的作物学基础理论和较扎实的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植物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与管理规范、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新技术推广服务、作物生产技术管理等综合素质,同时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技术指导与生产管理的基本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应掌握的专门知识包括:作物生理学、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作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现代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作物品种改良理论与方法、种子生产技术与种业市场等。
研究方向:该专业将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结合,主要研究鲜食玉米、花生、特色优质稻等岭南特色粮油作物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信息技术等、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遗传规律与基因发掘、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高产高效生理及其分子机制、品质生理及其分子调控等。包括以下3个重点研究方向:(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作物遗传育种(3)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就业方向:作物学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农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企事业单位和农业推广部门,从事作物高效栽培、种质资源遗传改良与种业市场的管理、科研、教学和推广工作。
二、农艺与种业
三、农药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本学科发展现状及国际学术前沿,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承担相关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级生物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剂型与加工配制、农药残留分析专业特色:在杀虫剂毒理与害虫抗药性、生物源农药两个研究方向上形成比较明显的优势与特色。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有益生物开发利用的教学、科研及相关管理工作。
四、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本学科发展现状及国际学术前沿,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承担相关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分子昆虫学、高级昆虫生态学、害虫生态控制、昆虫分子数据库建立与分析、入侵生物学。专业特色:在外来入侵害虫预警与控制、重要农业害虫综合治理、 抗虫研究与利用三个研究方向上形成比较明显的优势与特色。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有益生物开发利用的教学、科研及相关管理工作。
五、植物病理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本学科发展现状及国际学术前沿,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承担相关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级生物化学、高级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原真菌学、分子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生物信息学、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有益生物开发利用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六、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培养目标:坚持质量第一,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学术素养,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承担相关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种质资源学、高级植物育种、种子科学研究进展、种质资源专题讨论(Seminar)、作物起源与进化、生物多样性、作物分子数量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在“植物保护”、“林学”等2个农科类一级学科,以及“化学工程与技术”1个工科类一级学科之下自主设置的交叉二级学科硕士点。本专业紧密结合广东省乃至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作物种业特点,以种业物质基础——种质资源为着眼点,研究与维护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拯救与保护种质安全,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抗性筛选技术、生物化学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对野生植物、栽培植物和人工创造的新种质进行定向改良,为深入开展种质基础理论研究和选育推广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奠定基础。
就业方向:能够适应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需求,主要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设计与开发、技术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
联系方式
联系人:梁老师
联系方式:18370992189
邮箱:2389294975@qq.com
联系人:蒙同学
联系方式:15876277057
邮箱:2412973524@qq.com
图文编辑丨农生院
排版编辑丨蔡颖熙
初审丨冯羡敏 钟雪芹
复审丨梁佳勇 邝健睿
审核发布丨周超雄 张金凤
Copyright 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网络 皖ICP备20008326号-13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外大街8号优仕阁大厦B做10层(1012-1)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